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秦將軍鎧甲與王的士兵(桌面擺件)
鑲金獸首瑪瑙杯(復刻品)
鎏金舞馬(復刻品)
昨日,“文化新生”首屆天貓新文創大會召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集體亮相北京。會上,以打造文化符號“唐妞”,與現代產品跨界深受年輕人喜歡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獲評“優秀博物館文創獎”。
“網紅博物館”文創產品京城實力圈粉
昨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數十家知名博物館攜優秀文創產品亮相北京今日美術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C位出道成為“網紅博物館”,兩家博物館此次拿出了“鎮館之寶”,推出文創IP“萌化”商品吸引了北京參展觀眾的目光。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區的“唐妞”系列公仔、行李牌、記事本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的歡迎,紛紛掏出手機拍照。《長安十二辰》的熱播,也讓全國觀眾對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鑲金獸首瑪瑙杯等陜西文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沒有機會到西安親眼看到劇中的文物,今天能看到這些文物的復刻品十分高興,我都知道它們的名字呢!”參展觀眾周先生表示,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遺存眾多,下一站就打算來西安旅游。
兵馬俑也展出了其文創代表作:“王的士兵”桌面擺件、秦將軍鎧甲等產品,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國寶以頗具創意又接地氣的方式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陜西歷史博物館列入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名單,經過多年的創新與實踐,已打造出多個爆款文創產品。”陜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龐雅妮表示,對于博物館來說,文創是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和文化現象,需要深度挖掘包裝。去年5月,陜西歷史博物館進駐天貓,已上線一百多款商品,消費者對于陜歷博的熱情在持續增長。天貓平臺上,陜西歷史博物館人氣排名全國第六,上線一年時間實力圈粉超12萬人。
上網逛博物館的人數首次超過線下
新文創大會上,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已有24家博物館入駐天貓,其中有不少是外國博物館的面孔,大英博物館是第一個進駐的海外博物館。博物館線上開店也是十分踴躍,僅故宮就在淘寶天貓開了6家店。
博物館集體“觸網”的背后,是中國的線上博物館文創市場每年以超過100%的增速在高速增長。過去2年,淘寶天貓平臺的文創產品規模漲了3倍,博物館自營店的交易規模更是2年漲了6倍。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在線上逛博物館的人首次超過去博物館參觀的人:在網上逛博物館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后”。
博物館與品牌跨界合作的爆發年
有意思的是,比起博物館的自營文創產品,年輕人更喜愛博物館與其他品牌的跨界產品。
《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 跨界衍生品在整體文創產品市場份額高達72%,也就是說,博物館跨界衍生品的規模是博物館自營產品的3倍。
今年以來,故宮口紅、江南四大才子春茶、中國探月計劃棒棒糖3款跨界產品,甫一上線便被粉絲一搶而空,成為網友們最愛的3個爆款。
“2019年,是博物館與品牌跨界合作的爆發年。”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家洛表示,全球博物館紛紛進駐,天貓會在消費者、博物館和品牌商三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全球的文創產品市場在中國爆發,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 文/圖 記者 王赫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