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定邊縣搶抓時機,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實施土地平整、田間道路建設、鋪設管道等措施,持續優化農田生產條件,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助力糧食豐產增收。
工作人員對即將鋪設的管道進行查看
連日來,在該縣白泥井鎮同心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開足馬力,挖溝開槽、平整田地。灌溉系統改造、田間道路修建等工程建設高效推進,遠遠望去一片片高標準農田雛形初現。
“從3月中旬開始管道鋪設,到4月底我們保質保量地完成管道鋪設與上面出水口的安裝工作,保證不誤農時。”白泥井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N7標段管道施工工長王斌說道。
今年同心干村共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1.5萬畝,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高產穩產,適合土地集約化生產、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農田。看著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的田地,同心干村村民趙世發對今年春播已有了盤算:“今年涉及我家的農田有近百畝,將水、電、路這些都給我們弄好了,我今年準備種一些西瓜、辣椒和玉米,看著別人家的高標準農田的收成不錯,我們今年應該也不錯。”
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鋪設輸水管網
土地平整了、道路拓寬了、灌溉便利了,這給像趙世發一樣的農戶,提供了農業生產的便利。此次定邊縣對同心干村采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滴灌、單井滴灌等模式對農田進行改造,改造提升后的農田讓現代化設施設備廣泛應用,大型機械盡情施展。
“項目建成后項目區的基礎設施水平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實現節勞、節水、節電、節肥20%以上,生產道路通達率達到90%以上,機械化作業水平達98%以上,年節約水資源約30萬立方米,糧食畝產均增產100公斤以上。”白泥井鎮組織委員王瑞說道。
白泥井鎮同心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
近年來,定邊縣按照“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標準,通過鋪設配水管網、改良土壤、配備節水設施等多項舉措,新建、改造、擴建高標準農田。截至2025年,全縣累計投資5.92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48.95萬畝,連續四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年均37萬噸以上,讓好地塊守好“耕”基。
“監管我們實行的是‘四制’,即建立制、合同制、法人制、招標制,實現全流程、全覆蓋,以保障實現高標準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我縣還剩余可實施高標準農田和高效旱作節水農業項目的耕地300萬畝,我們將穩步推進,對有水源條件的地方實施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促進大面積穩產增產,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定邊力量。”定邊縣農業綜合開發中心副主任梁小濤說道。(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盧云云 屈藝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