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戰鼓正酣。今年以來,商洛市商州區錨定省委深化“三個年”活動部署,以打好“八場硬仗”為戰略支點,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在秦嶺腹地掀起一場產城融合、民生提質、生態賦能的立體攻堅戰。
4月16日,商州區召開二季度重點項目建設暨重點工作推進會議,與會人員深入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東門戶綜合治理、食品產學研示范基地水產品加工、張峪溝戶外營地、稻花香里田園綜合體、高鐵康養新城一期建設、高鐵康養新城安置房、托育中心、賀咀棚改安置房建設、社區智慧化物業服務指揮中心、安居巷片區環境綜合提升等11個項目現場,交流互鑒,攻堅突破,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奮力沖刺“雙過半”。
項目筑基:以硬核投入激活發展動能
打好“八場硬仗”,項目是核心引擎。商州區以“六庫兩線一碼”智慧化管理平臺為依托,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全周期落地。高鐵康養新城一期建設項目加速推進,打造“高鐵+康養+產業”融合示范區。龍橋片區綜合治理項目通過環境整治、路網優化,重塑城市東門戶形象,帶動周邊土地價值提升。食品產學研示范基地水產品加工項目引入智能化生產線,推動綠色食品產業鏈向高附加值延伸。這些項目不僅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更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器”。
民生為本:以攻堅實效托舉幸福底色
“硬仗”的落腳點始終在于民生福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項目以“前瞻性布局、數字化服務”為核心理念,融合圖書館、非遺展館、文藝創作空間,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年可服務群眾50萬人次,填補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空白;托育中心項目規劃建設普惠性托位,破解“帶娃難”民生痛點;賀咀棚改安置房建設項目,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的跨越。安居巷片區環境綜合提升項目通過歷史街區修復、業態升級,激活城市“微更新”活力。
產城融合:以創新思維重塑發展格局
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城鄉樣板,以突破性舉措破解山區發展桎梏。張峪溝戶外營地項目依托秦嶺生態資源,建設露營基地、公共服務區,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稻花香里田園綜合體項目整合農耕體驗、民宿集群,打造“農業+旅游+生態”融合樣板,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高鐵康養新城安置房項目創新“以產促城”模式,形成“人城產”良性循環。
生態賦能:以綠色轉型繪就發展底色
將生態治理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龍橋片區環境整治項目極大改變東門戶區面貌,與東龍山公園相融合,提升區域整體形象,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食品產學研基地正在形成集育苗養殖、精深加工、保鮮儲藏、運輸銷售于一體的冷水魚全產業鏈條。張峪溝項目通過植被修復、低碳設施建設,打造“無痕山林”示范標桿。
機制護航:以協同合力激活攻堅效能
打贏“硬仗”需制度創新與作風攻堅雙輪驅動。社區智慧化物業服務指揮中心創新“網格化+數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民生訴求響應率。商州區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將重點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形成清單,每項工作實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協同推進、整體提升。同時,建立“專班對接+并聯審批”工作機制,將項目用地預審、環評等前期手續辦理時限壓縮60%。“跨區通辦”“容缺受理”和“簡化驗資”等創新舉措全面推行,集中辦件效率進一步提升。
從高鐵康養新城的產城藍圖到張峪溝的戶外營地活力,從稻花香里的田園詩畫到安居巷的煙火煥新,項目攻堅的“作戰圖”正加速轉化為“實景畫”,全區正以項目建設的轟鳴聲,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來源:商州融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