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評省級政法改革觀摩點、區級“平安社區”“無訴社區”。近3年化解矛盾糾紛476起,整改重大安全隱患8處,實現民生訴求辦結率100%……
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中,榆林市榆陽區崇文路街道創新構建“五抓五促”機制與“五級五長”風險閉環,打造“一中心四維度多元化”訴源治理模式,實現矛盾防控效能顯著提升。
黨建統領 筑牢風險防控根基
“我們小區是老舊小區,各種問題比較多,以前住戶和物業沖突比較多,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后來‘五級五長’充分發揮作用,幫助解決了很多急難愁盼問題,給點個贊。”居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黨建引領風險防控的民生溫度。
崇文路街道創新“五抓五促”工作機制,構建黨建統領的全周期防控體系。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整合“雙報到”單位資源,籌資158萬元對轄區24塊平房片區8000多戶居民的老舊線路進行改造;實施“四廉工作法”,建立“五級五長”風險防控體系,實現隱患宣傳—排查—處置閉環管理;聯合執法部門首創“紅黃綠”三色動態管控,掛牌督辦重大隱患。
多元共治 構建矛盾化解新模式
街道打造“一中心四維度多元化”訴源治理模式,形成黨總支統領、多主體協同、全領域覆蓋的治理格局,建立黨總支統攬的一站式解紛平臺,融合平時常態排查+應急動態處置機制。
建立四維專業支撐。法院維度方面,設立共享法庭,提供云上調解服務,累計線上化解糾紛5起;公安維度方面,推行政法干警入網格,由派出所所長兼任街道黨工委委員,推行社區警務助理制度;司法維度方面,實施“三調聯動+法律明白人”計劃,整合公證、鑒定等法律服務;信訪維度方面,創新“芹暖人心”協商機制,通過人民調解員固定坐班、代表委員定期接訪、領導干部包案化解等途徑,化解3起群體性信訪事件。
街道還構建政法隊伍、人民調解員、“五級五長”等多元主體協同的治理網絡,形成社區訴源治理強大合力。推行“線上云調解+線下議事會”的雙軌并行機制。覆蓋物業、地產、勞資等六大矛盾高發領域,定期梳理糾紛數量、矛盾類型,總結特點和調解經驗,助力訴源治理更加精細、精準。
精準服務 提升治理效能
今年2月,御溪名城小區住戶張女士向社區工作人員求助,自己因家庭生活困難導致夫妻矛盾重重并遭受家暴,社區聯合民警、婦聯第一時間介入調解,提供心理疏導和法律支持,對其丈夫進行了批評教育,并推薦張女士參加社區技能培訓,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崇文路街道將法治、心理、群防三要素融合,推動治理效能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構建“心理干預+群防群治+法治保障”三維服務體系。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婚姻家庭矛盾等化解工作,去年以來,成功疏導了1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化解了4起家庭婚姻情感糾紛。相關經驗被省級現場會推廣,形成可復制的矛盾防控樣本。(李艷艷)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