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茁軼 張琪悅
5月16日,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陜西主會場活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啟幕。
活動現場為第五批12家社區博物館授牌,這標志著全省社區博物館總數達到78家。省文物局與省婦聯聯合推出的“禾苗驛站”計劃同時啟動,首批12家試點博物館將通過“博物館+學校+社區”聯動模式,構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矩陣。“翼覽秦風·博享千年”項目正式落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開通“空中文化走廊”,并在門票優享、云端微展覽、海外文化傳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東航機票+兵馬俑門票”聯合優享產品,讓海內外游客享受一站式購票體驗。
陜西將5月定為“博物館月”,精心組織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公眾參與性強的各類線下線上活動。在線下,省內各文博開放單位圍繞博物館日主題舉辦主題展覽、社教活動、專題講座、知識問答等521場次。
西安市在大唐西市舉辦“博物館日西安”主場活動。活動現場,博物館代表發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倡議書》,號召所有直接或間接參與博物館日活動的博物館、國家機關、國際組織、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私人機構以及個人,深化館際區域交流協作,加速科技文化融合創新,激發青年群體交流活力,打造文化樞紐,驅動城市可持續發展。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與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阿夫拉西阿卜國家博物館、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瑞中之橋友好協會簽訂友好合作協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多種線上線下活動,開展多場文化進校園活動;陜西歷史博物館推出“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展;西安博物院年度特展“一半煙火一半詩——長沙窯的生活美學”開幕;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推出“大唐圓夢 薪火相傳——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開館十五周年回顧展”“美美與共——中國與周邊國家博物館文化展”“物啟天工——文物中的科技展”三大展覽;西安半坡博物館舉辦“文明星火 云溯半坡”半坡文化知識競答活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與6家博物館聯合開展“游周秦漢唐 解碼中華文明”主題云直播,舉行“博物之變 未來可期”——博物館日社會教育系列活動;“漢風廉韻——漢代廉政文化特展”巡展在銅川博物館開幕;咸陽博物院舉辦《仰韶玉韻》新書發布會。
此外,寶雞圍繞麟游九成宮博物館開館舉辦系列活動;延安聯合多家文博單位舉辦“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題活動;渭南舉辦《大道千里——韋江凡繪畫捐贈研究展》、渭南市(第二屆)旅游商品大賽、“跟著文博游渭南”等活動……我省各文博單位推出多項舉措,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服務當代社會、促進文化消費、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在線上,以“共承文脈 再繪新篇”為主題拍攝的4集紀錄片,通過策展人、文物保護工作者、文創工作者、科技考古工作者的視角講述文物“活”起來的背后故事,致敬默默付出的博物館工作者,讓社會公眾感受博物館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以“方寸攬千年 一館藏萬象”為主題的4集科普動畫成為“打開”博物館的新方式,呈現博物館里的新看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