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陜西以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堅戰、荒漠化土地綜合治理攻堅戰、渭北旱塬植被恢復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為關鍵舉措,防沙治沙成效顯著。
陜西緊扣“2025年流動沙地全面得到固定或半固定、荒漠化土地面積和程度實現‘雙縮減’,2030年全省半固定沙地全部得到固定、重度以上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的目標任務,全力推動鎖邊林草帶提升改造、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黃河沿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等重點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截至目前,陜西累計完成“三北”工程區營造林和種草任務884萬畝,為筑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貢獻了陜西力量。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實施40多年來,陜西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6300余萬畝,沙化土地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600萬畝減少到1835萬畝,860萬畝流動沙地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累計建成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示范帶、陜蒙邊界防風固沙帶、陜北長城沿線防風鎖沙帶等一批集中連片的綠色生態防護屏障,筑起大型防風固沙林帶。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扎實推進科學化、規模化治沙,全省重度、極重度沙化土地面積減少200多萬畝、減少幅度達82%,年均入黃泥沙量由20世紀80年代的8億多噸減少到2.6億多噸。西安、延安、榆林、咸陽等市相繼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了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多公里、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記者 王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