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第18個“信用記錄關愛日”來臨前夕,榆林市發布“數字信用”新成果,探索信用賦能發展新路徑。
從信用指數全國墊底到躋身全國信用示范城市,榆林通過“數字信用”變革,為高質量發展與營商環境優化注入強勁動能。
榆林市發展改革委信用辦以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契機,健全“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機制,首創“網格制”數據治理模式,通過與45個系統數據互通,歸集超1.5億條信用數據,接口調用超1600萬次,為信用監管、政務服務筑牢根基。
聚焦信用數字化,榆林推進“信用承諾一網通辦”改革,實現市縣兩級政務大廳行政許可、信用承諾數字化歸集與無紙化承諾。集成統一身份認證和多CA證書互認系統,支持“一次注冊,多端登錄”。這一創新支撐了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節約投標費用約1.6億元,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零跑腿”。
此外,榆林推出“信用榆林”APP,市民可通過維護“桃花分”信用積分,享受1分錢坐公交等福利。以“桃花分”為依托,榆林打造20多款“信易+”應用,并與多個城市建立信用互認聯盟,促進異地信用激勵。目前,該APP惠及266萬人,帶動消費7255萬元。
榆林市“數字信用”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榆林正以信用數據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未來,持續升級的“數字信用”將為市民和企業帶來更優質服務,賦能城市發展新征程。
(記者 王晨曦)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