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著名殘疾人作家王庭德詩集《心靈的燈盞》新書發布會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舉行。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陜西省慈善協會原會長劉維隆,陜西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高彥平,陜西廣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李甜甜,陜西廣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詩集序作者之一高凡,陜西省慈善協會宣傳部部長胡運森,西北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紀勇,詩集作者王庭德,讀者代表劉彬,西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萍,副總經理桂方海,責任編輯劉栓等出席。發布會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何惠昂主持。
發布會上,陜西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高彥平和西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萍為《心靈的燈盞》新書揭幕。王庭德結合自身經歷回顧了小說、詩歌、散文創作的艱難歷程。責任編輯劉栓分享了編輯心得并分析了詩集的藝術特色。讀者代表劉彬分享了閱讀《心靈的燈盞》的感受。李甜甜、高凡在現場分別朗誦了詩集中的代表詩篇《不辜負人生》《我太矮》。西北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桂方海向西北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紀勇捐贈《心靈的燈盞》等圖書,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陜西省慈善協會原會長劉維隆發表講話。王庭德就詩歌創作的初衷以及創作感想等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心靈的燈盞》分“侏儒先生日記”“我心飛翔”“夢中女孩”“一瓣心香”“師友評說”五輯。前四輯收錄了王庭德現代詩150首,內容涉及言志、詠物、抒懷、愛情、親情、友情、鄉旅之感、命運之思等多方面。詩作視域獨特,意象奇僻,語言個性,感情或幽邃深沉,或激越犀利,頗有張力,能夠發人深思。第五輯收詩11首,主要為作者文壇師友對其人生和文學的獎掖評價。
詩集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題寫書名并作序,賈平凹評價道:“王庭德面對生活的重重磨難,勇敢地直面命運挑戰,不僅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還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寫成真切自然的文字,一本接著一本付梓成書,給人以全部是正能量的精神食糧。”
陜西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齊雅麗在序文中說,王庭德的詩歌“涉獵廣泛,有言志、抒情、詠物、繪景,在這些或長或短的詩句里,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理想的執著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朱鴻讀完詩稿后,評價道:“其小說和散文都如木而茂,如土而沃。他的詩更是另一種格調:體驗是個性化的,感受是獨特性的,語言若疾風掃葉,涌泉漫岸,以不加雕琢而稠密濃厚。其意象紛繁、交錯、晦暗難明,透露著某種生命痛苦的掙扎、蛻變和升華的努力!”
書中還以二維碼的形式,鏈入了陜西省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徐杰、高凡專門為詩集所錄制的配樂朗誦,使作者的心聲可讀可聽,能給讀者帶來更加立體全面的閱讀享受。
殘疾作家王庭德,1981年生于陜西省旬陽縣銅錢關鎮,是一名身高1.16米的侏儒青年,父母早逝,受社會資助讀完初中后,做過洗碗工、賣報郎、鄉村報道員等,愛好寫作,累計發表作品300多萬字,2013年西北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其長篇紀實文學作品《這個世界無須仰視》,該書當年榮登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王庭德也因此獲“陜西省殘疾人優秀作家獎”等多項榮譽。王庭德寫作以小說、散文見長,此次出版的詩集《心靈的燈盞》是作者跨體裁寫作的新嘗試,恰如作者不屈服于命運的人生奮斗,詩集本身也傳達了王庭德不斷尋求超越的藝術追求。
在第30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西北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青年殘疾作家王庭德詩集《心靈的燈盞》,表達了對殘疾人的關懷和重視,體現了文化企業的責任和擔當。(陳陽)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