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是一位在大風大浪面前,依然能夠氣定神閑的當代企業家,而給予他這份底氣的,是三十年創業路上的積累和沉淀,而這種積累與沉淀,讓王健林的身上充滿了“韌勁”。
而這種“韌勁”是一種需要堅守的企業家精神。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激發企業家精神,就是要激發每一個人心里的創造力。保護、激發企業家精神,就是保護創新、創造、創業的一種能力和精神,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憑借一股難得的韌勁獲得一次次的突破和成功。
如果沒有這股精神,恐怕王健林很難左手牽騰訊、右手攬阿里,并讓競爭對手蘇寧、京東握手言和,在時代的發展中彰顯英雄本色。
在將逝去的一年,經歷多次的艱難險阻和重大機遇,王健林終于可以在歲末之時盡吐烏氣,萬達在他掌舵下,也終于渡過險灘,揚帆遠航。
王健林貴在他是嘗過苦的創業人,軍人出身的王健林在2017年的萬達年會上潸然淚下,他感慨地說,“2017年是萬達集團歷史上難忘的一年,萬達經歷了風波,承受了磨難。”
王健林34歲下海從商,63歲成為“20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亞洲首富,在和萬達一同成長和奮斗的三十年歷史里,王健林遇到了很多關鍵時刻,這些關鍵時刻改變了他和萬達的命運。
碰到問題能冷靜看待固好,但一般人冷靜后細思研究,卻優柔寡斷。王健林處理去年的風波時,教曉了大家什么叫魄力,在緊急之時展現決斷力。萬達是在去年6月底發生狀況,王健林在摸清情況后,不足一個月內就做出了出售文旅及酒店項目的驚人決定,在7月宣布以631億轉讓給融創及富力。萬達六百多億的資產大重組在一個月內敲定,這種壯士斷腕式的魄力和決斷力非常人能有。
緊接之后,在半年內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出售了海外項目套現百億, 1月29日,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投資340億元人民幣給萬達商業,收購后者在香港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14%股份,估值約為2428億元。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解決萬達商業私有化的債務。
當然,羅馬非一日建成,萬達創業30年的征程中,王健林經歷過太多這些殺伐決斷。本世紀初的沈陽太原街項目,因為設計不當,令商鋪買家出現招商困難,雖然在與商鋪買家的訴訟中獲勝,但為了萬達百年企業的信用,王健林斷然決定全面回購買家的商鋪,再重新拆除重建。這個決定對萬達當時的財務造成很大壓力,但王健林的解釋是,一時的利潤重要還是企業的長遠發展重要?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王健林得以飛越關山,除了魄力,還有魅力。有句話說得好,在外靠朋友。茫茫商海靠單打獨斗,充其量也只是個萬人敵,武藝固然非凡,但只能役于人。同樣地,能讓競爭對手蘇寧、京東握手言和,同時入股萬達商業,這種人非同尋常,歸根到底,就是因為王健林這些年闖蕩出的江湖地位。
萬達電商前CEO董策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萬達在2017年確實遇到很大困難。有人說它快完蛋了。但是你們不要忘了,他是王健林,他是一條真正的硬漢子。他會帶領萬達渡過難關,走向新的未來。”
萬達成立三十周年的年會上,王健林——這個被董策稱為“真正的硬漢子”的人——再一次提到做百年企業的夢想,“三十而立,三十年也是世界長壽企業的新起點,萬達迎來了百年企業的新起點。”
萬達宣稱其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集團,登上世界企業的巔峰,“世界正在接受萬達,而萬達也在改變世界。”
在王健林的字典里,沒有退縮這個詞,有的只是不懈的創新前行。而對于做企業的目的,王健林的答案是——企業最高的追求是成為社會企業,因此,在三十年的創業征程中,王健林堅持公益事業與企業同步發展,充分展現了當代企業家的精神風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