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會出現性早熟?
有家長說是吃出來的,于是讓孩子拒某些食物千里之外;有家長說是生活習慣導致的,于是強迫自己與孩子必須改。實際上這些關于性早熟的傳言并不靠譜。
反季蔬果會導致性早熟嗎?不會!
蔬果的美味別錯過
激素能一夜之間催熟植物,是否也會把孩子催熟,許多家長對反季蔬果很排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紅:把植物催熟的植物激素,和讓孩子性早熟的動物激素,完全是兩碼事。使女孩提前發育的激素是雌激素,是動物激素,和植物的催熟劑從化學結構到生理功能都不是一回事。給水果抹雌激素,對于催熟果實不會有什么作用。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項研究斷定性早熟與反季節的蔬菜水果有明確的關系。
營養師郝志軍:不論是反季還是應季果蔬,現代種植過程中都會用到一定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植物激素。
不過植物激素和人體的激素相差甚遠,從分子結構到作用機理都不是一回事兒,植物激素針對植物起作用,而人體內沒有相應的受體,對人體的效用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植物生長調節劑通常不含性激素,更不會使兒童性早熟。所以家長無需多慮。
蜂蜜會導致性早熟嗎?不會!
蜂王漿別喝
據說蜂蜜里含有激素,給孩子吃了,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張欣:事實上,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占總量的80%以上,再去掉百分之十幾的水,其他成分的量幾乎不足1%。
這1%中含有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花粉,這些花粉又含有微乎其微的激素。而這些激素同樣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對人體是不起作用的。
之所以孩子出現性早熟就歸咎于蜂蜜,可能是蜂蜜中被人為添加了含有雌激素的物質,或是孩子吃了其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但是家長印象中想到蜂蜜,就把責任推到這兩者頭上。
至于為什么有傳言說,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蜂蜜。其實并不是因為害怕寶寶性早熟,而是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1歲以下的寶寶腸道菌群還沒有完全建立,會有被肉毒桿菌感染的風險。
但蜂王漿里面含有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和雌激素的受體結合,產生類雌激素一樣的作用,會增加性早熟和乳腺疾病的風險。
豆漿會導致性早熟嗎?不會!
1歲以內寶寶少喝
有人說,大豆中含有一種叫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那給孩子吃豆制品會促進性早熟嗎?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谷傳玲: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不等于人體雌激素,主要是大豆異黃酮,它的活性十分微弱,僅為醫用或人體內雌激素的1/10000甚至更低。
打成豆漿喝下一杯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它在體內有雙向調節的作用,雌激素水平低就發揮雌激素活性,雌激素水平高就抑制雌激素的活性,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引起性早熟。
相反,大豆及其制品好處多多,豆制品富含優質蛋白,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且大豆所含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還有一些磷脂類,對人體神經系統發育都是有好處的。
但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喝豆漿會減少喝奶量,所以不建議喝。
健康時報 李蔚海/攝
陪睡讓孩子性早熟?不會!
小嬰兒單獨睡更安全
最近看到一個說法,孩子和父母同睡易導致性早熟。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雖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逐漸讓孩子學會獨自睡覺,但用會導致性早熟這樣的理由來嚇唬人,真的是沒辦法認同。
性早熟一般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前者是由大腦中的病變引起的,后者主要是由于卵巢或睪丸長了腫瘤,或是腎上腺的一些疾病,刺激身體分泌性激素導致的提早發育。
除疾病之外,如果孩子長期營養過剩、誤食了含有性激素的藥品(如避孕藥)、接觸會引起性早熟的化學品,也可能會導致性早熟的發生。有些情況下,孩子過早接觸了超越其心理年齡的內容,比如一些不適宜的語言、畫面,也可能會對孩子的性萌動和性意識覺醒產生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但并不建議小寶寶與父母同床共枕,主要是怕父母會壓傷寶寶。
開小夜燈會導致性早熟嗎?不會!
全黑環境更有助睡眠
擔心寶寶晚上怕黑哭鬧,常開個夜燈入睡,但聽說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孩子性早熟的原因很多,與營養、基因、環境等都有關,并非單一因素占主導地位。籠統地說開燈睡覺會引起寶寶性早熟有些夸張,目前也沒有科學研究依據證實。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說是因為,睡眠狀態下身體會分泌大量褪黑素,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讓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從生理學角度看,褪黑素的分泌可能會影響性腺發育和青春期啟動,而開夜燈又會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但這不能直接證明:開夜燈睡覺導致性早熟。
但光照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從這個角度來講,睡眠狀態下,還是建議最好保持“全黑環境”。寶寶剛出生,對白天黑夜是沒概念的,需在家長的幫助下慢慢適應這種晝明夜暗的生物鐘規律,如果一直處于燈光環境下,就有可能會使他們分不清白天黑夜,最終造成白天睡覺、晚上不睡的現象。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