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了,最快樂的莫過于孩子們了。這一天,孩子們盡情地玩耍享受節日的快樂,但面對眾多的安全風險以及隱患,我們應該掌握哪些安全知識?為確保廣大少年兒童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節日,本報特意推出一份兒童消費品風險指南,倡導并提醒廣大家長,要理性消費,把兒童用品消費安全擺在第一位。
兒童食品:食品安全無小事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是無論如何不可放松的領域。家長在購買兒童食品時應認真查看有無“SC”標識,仔細查看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要認真查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優先選擇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豐富的食品。對于小顆粒食品,如果凍、糖果、葡萄等,小朋友在食用時,大人需多關注,防止嗆入氣管或噎住喉嚨。
兒童玩具:安全合規更重要
過“六一”最不會“缺席”的就是玩具了。作為送兒童禮物的“首選”,安全、材質合規比玩具本身的價格更為重要。選購兒童玩具時,不要只圖樣式新奇、價格便宜,要到正規商場(網店)購買,選用產品材質、成分、合格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等內容標注齊全的產品。購買童車類、電動玩具類、娃娃玩具類、塑膠玩具類等產品,要查看“3C”認證。關注玩具包裝上標注的適合年齡,選購與孩子年齡相匹配的玩具,要監督、指導孩子正確使用玩具。
兒童服裝:“看、摸、聞”少不了
近年來,童裝市場持續穩定增長。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眾童裝市場規模為2113.48億元,同比增長15.4%,占總規模的82.4%;中高端童裝市場規模為450.17億元,同比增長16.7%,占總規模的17.6%。
“六一”選購童裝,當作送給孩子的禮物,也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家長在為孩子購買服裝時,做到“三要”。一要“看”,查看服裝的商標、廠名、廠址、面料等標簽內容,選擇標識齊全的正規產品。購買3歲及以下嬰幼兒商品時,一定要查看產品是否有“A類”標志、“嬰幼兒產品”等字樣。二要“摸”,感受服裝面料是否柔軟、舒適、透氣。特別是注意有無銳利或易脫落的裝飾物,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三要“聞”,要聞聞服裝是否有異味,為嬰幼兒選購服裝要盡量選擇顏色淺的服裝,貼身衣物穿前最好洗一遍。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