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王憶
自脫貧攻堅開始以來,略陽縣政協常委、渤海證券公司略陽營業部總經理毛山作為公司項目實施的牽頭人,發揚勇于擔當精神,多次帶領公司員工積極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進村入戶實地調研,足跡遍布略陽全縣貧困鎮村,先后捐資230多萬元,修橋筑路、幫困助學、發展產業、修建文化廣場,踐行委員責任,體現委員擔當,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對于廣大貧困地區來說,交通不便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沒有便捷的交通,當地的農業資源、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都得不到充分利用。毛山在實地調研中得知,兩河口鎮張家壩村白果樹交通條件差,百姓出行困難,需要架設一座板橋,但又無資金支持。毛山當即決定由公司出資45萬多元給予幫助,目前一座長36米、寬4.6米的鋼筋混凝土便橋已經建好,解決了30多戶100多名群眾長期困擾的問題。
“要更加重視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毛山認為,要拔除窮根,只有先扶志、扶智,脫貧必脫愚,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激活脫貧群眾的內生動力。位于嘉陵江畔的白雀寺鎮白雀寺村,邊遠貧困、文化落后,毛山帶領營業部員工從文化扶貧入手,先后投入60萬元打造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修建240平方米的活動室、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活動廣場,配備了休閑娛樂健身器材,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補齊村級文化基礎設施短板,活躍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
“輸血”變“造血”,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郭鎮大石灣村是一個高寒貧困村,當地生態資源較為豐富,但由于缺乏資金和技術,當地產業一直得不到發展。毛山帶領相關人員經反復實踐論證后,決定通過公司與鎮村聯手舉辦專業技術培訓,投入資金60萬元開展產業發展資金援助,采取合作社或產業大戶帶動的形式,鼓勵支持貧困戶發展香菇、烏雞、中藥材等種養殖項目。2017年,毛山通過公司幫助貧困戶發展袋料香菇10萬筒、烏雞5000只、中藥材種植100多畝,形成了脫貧致富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在他的努力下,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陜西秦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開展“一縣一企項目”,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幫助秦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拓寬市場渠道,做好市場開發和產品推廣,有效幫助20多戶貧困戶當年實現脫貧目標。
為了幫助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毛山所在公司累計投入援助資金40多萬元,先后在硤口驛鎮、兩河口鎮、郭鎮和白雀寺鎮等地開展助學幫困活動。毛山通過自己一次次的努力,幫助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螢火之光,點亮了受助者內心的希望之燈。在這條道路上,毛山無怨無悔,砥礪前行。毛山表示,助學幫困活動還將繼續下去,扶貧要與扶志、扶智并舉,要讓困難群眾認識到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通過知識斬“窮根”。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