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作社給貧困戶免費貯藏、免費分揀。”張衛青成立的青和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果農簽訂了蘋果保價入庫協議,免費為果農聯系銷售、免費進行技術培訓,每年可以為果農節省約10萬元。
蘋果是黃陵縣塬區果農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尤其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蘋果產業后整理的概念后,黃陵蘋果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果園標準化生產技術得到普及。張衛青的合作社,有186戶社員。合作社不僅建有7000噸儲藏能力的冷庫,還新建了智能選果線。在對蘋果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冷鏈運輸、市場營銷等環節進行后整理后,青和合作社已經是陜西省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
擔任合作社理事長至今,張衛青實施了“兩減兩免一拓展”的經營模式。他按照果品等級和入庫標準定價,與果農簽訂保價入庫協議。“我們承諾區域果農優先入社、蘋果優先收購,入社社員貯藏費、分選費都優惠10%。”張衛青介紹,合作社和果農在分配盈虧上是3:7。如果虧損,果農只需承擔30%,貧困戶不擔風險。如果售出的價格比保價高,果農則收益70%的利潤。
張衛青說,他與果農打交道是最多的。蘋果的價格和銷路是果農最關心的問題。一年受災三年窮,近年來,黃陵的冰雹災害十分嚴重,影響了果農的經濟收入。張衛青認為,大多數果農靠天吃飯,抗御重大災害的能力很低。
據悉,黃陵縣有25萬畝果園,現有防雹網面積卻不到1萬。當選政協委員后,張衛青向黃陵縣政協提出了《關于設立我縣果園抗災減災專項資金的建議》,希望大力扶持專業的防雹網安裝企業,鼓勵擴大建設規模,更好地為廣果農服務。此外,專項資金還可用于果農自建防雹網的獎補,提高果農自行搭建防雹網的積極性。減少果農損失,提高果農收入。結合黃陵縣蘋果生長期頻繁遭受冰雹災害的發展實際,黃陵已推行蘋果防雹網補貼政策,采用財政資金加群眾自籌的方式,普及推廣防雹網安裝建設。
“現在政府已經在研究討論,如何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促進蘋果產業增產增收增效益。”張衛青說,在提倡有機、綠色、無公害的大環境下,必須加強對果農專業技術性的科學指導。要提升蘋果的品質,就得依賴于科學的管理方式和果樹的轉型升級。他提交的《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也受到了黃陵縣政協的重視。
“真干、苦干、實干”,是張衛青對自己的要求。張衛青說,他要加強與果農溝通,做好調研工作。把群眾想說的話說出來,把他們想做的事情提出來。“作為政協委員,我要逐步轉變果農觀念,促使黃陵的蘋果產業提質增效。”張衛青說,果農的收入多了,黃陵就會逐步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香美。(陳雪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