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陜西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774萬,占全省總人口比例19.6%,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老齡人口持續攀升,老齡化腳步不斷加快,如何養老,成為億萬家庭和社會難以回避的問題,專業照護需求日益增長。
強化培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專
增加職業技能要求、放寬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空間、縮短晉級時間……2019年10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的新版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照亮了越來越多一線養老護理員的職業之路。
兩年前,楊元元告別護士生涯,入職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德瑞養老院,成為一名加入養老護理員隊伍的“新兵”。每天24小時陪伴照護老人的工作常態,讓她刷新了對這一職業的認識。“當一名稱職的養老護理員,做好老人的生活照料是必修課之一,這其中有許多細致入微的工作環節,需要投入愛心、耐心和細心去做。"
“細致入微”何處體現?戴鼻飼的老人應該怎樣喂食?天冷了怎樣使用熱水袋來給老人保暖?老人行動不便,該怎樣使用輪椅進行轉運?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背后,其實蘊藏著許多專業操作“密碼”。
近年來,省民政廳堅持把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建設作為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重要抓手,聚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不放松,狠抓養老服務人才技能素質提高不動搖,強化培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專,破解“密碼”。通過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鍛煉和培養技術能手,激發廣大護理員崗位練兵、崗位成才的自覺性,提升養老護理員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地位,帶動促進養老護理員的整體素質提升。
自2017年至今,我省已連續舉辦五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組隊參加了三屆全國大賽。在2021年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中,我省總成績位列全國三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整體建設水平挺進全國第一方陣。今年,省民政廳制定了《陜西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大賽管理實施,建立了每年由各設區市輪流舉辦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的機制,推動全省組織參與大賽的熱情和積極性。通過參加國賽和舉辦省賽,為我省培訓挖掘了一大批業務骨干和技術能力,為廣大護理員樹立了學習榜樣和工作典型,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此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采取線上輔導授課與線下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省民政廳還聯合省住建廳開展了300人次的物業企業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聯合省衛健委開展了600人次的健康管理、康復照護和心理慰藉專業骨干人才培訓,聯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200人次的養老服務標準化專業人才培訓,進一步夯實了養老照護人才支撐。
“幸福銀齡”呼喚更多專業人才
從一線護理員到一院主管人,“三十而立”的欒歡感恩養老服務從業九年來的“拔節成長”,也感謝愛人一路的相扶相持。她的愛人高富強也是一名年輕的“養老人”。
欒歡和高富強是陜西工運學院的同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科班出身的他們懷揣一腔熱情,投身養老服務這個“朝陽行業”,畢業后便留在養老機構實習鍛煉,并遠赴日本研修介護知識。
“但是剛入行那幾年挺難熬也挺委屈。”高富強說,一方面是工作強度大,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親友的質疑。“尤其我作為一名男生,跟家人聊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常常難以啟齒,總要打馬虎眼蒙混過關。”
看著身邊同學紛紛轉行,這對“90后”小夫妻也曾彷徨過、猶豫過,但靜下心來想想,還是舍不得那些朝夕相處的爺爺奶奶,同時也在一波又一波惠老助老“政策紅包”中看到行業前景。“我倆彼此打氣,說得最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一下!’”在他們看來,“熱愛+堅持,可能就是打拼追夢最美好的模樣。
為加快構建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體系,近年來,我省鼓勵引導高職院校開設養老服務及相關專業,開展學歷教育;在高職院校推廣“1+X”證書試點,培養在校學生一專多能技能,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儲備機制。同時,采取分級培訓模式,構建省、市、縣、養老機構四級培訓機制,完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網絡。省民政廳還聯合省教育廳依托開設有醫學護理或養老服務專業的高校設立22個省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開展養老護理員就業培訓和能力提升培訓;聯合省人社廳建立養老護理員崗前培訓和在崗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長效機制。一系列“政策紅包”,助力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
2020年以來,我省依托22個省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6.2萬人次,三年累計培訓養老服務專業人才17.6萬人次,完成培訓人數是民政部下達培訓任務的3.5倍。
今年7月,省民政廳還聯合省委宣傳部開展2022年度陜西省“最美養老護理員”選樹宣傳活動,宣傳展示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勤勞實干、奮斗拼搏、吃苦耐勞、樂于奉獻、業績突出的先進事跡,激勵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增強奉獻意識,提高技能水平,強化養老護理員隊伍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動員全社會了解、支持和參與養老服務工作,喚起全社會對養老護理職業的關注和尊重,推動養老服務更好更快發展。
“朝陽”溫暖“夕陽”“享老”未來可期
“養老護理員是一份充滿愛心的職業,是一份可以體現親情和熱情的工作。”2017年護理學本科畢業后,韓琛琛來到榆林市榆陽區中心敬老院,覓到自己第一份工作,也漸漸明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巡視護理是韓琛琛每天上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打掃衛生、擦窗戶、擦欄桿……這些瑣碎的事情因為有老人們的陪伴多了幾分暖意。韓琛琛覺得,人人都會老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老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青春有了更亮麗的色彩,而老人們對她的關心、寬容和友善就是這份付出最好的回報。
“95后”養老護理員李露露大二開始參加各類養老服務技能大賽,走上工作崗位后,賽場上歷練的本事讓她在實際操作中更加得心應手,如今,她經常受邀擔任市區級養老護理員培訓班講師。“每位老人都是一本寶貴的字典,可以讓我們學到受用一生的知識。”李露露說,養老服務是一件需要用心做的事情,相信在政策支持下,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養老服務隊伍中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樹立遠大理想,發揮自身優勢,為養老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老人痛苦煩惱時,我是歡樂與幸福的使者;當老人安寧愉快時,我是關愛和守護的使者;當老人悠然入夢時,我是安全與健康的使者……”這是楊元元給自己許下的承諾。跟她一樣,更多年輕的一線養老人正在平凡崗位書寫出彩人生。
截至2021年底,全省養老機構從業人員11.5萬人,其中養老護理員約6.8萬人,她們是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保障。在陜西“福彩杯”第五屆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中,有三分之一的選手是“90后”年輕人。
今年7月,省民政廳印發通知,進一步細化今年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能力提升培訓和技能等級評價認定工作,并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取得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獎補力度,各地市民政部門要根據等級評價認定實際情況,出臺配套獎補政策,積極協調爭取人社部門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補貼資金,將每年預算的養老護理員培訓資金用于取得等級證書護理員的獎補,鼓勵養老護理員“晉級”拿證。
下一步,我省還將建立養老護理員隊伍崗前就業培訓和在崗職業能力提升培訓長效機制,為養老機構輸送高技能人才,提高一線護理員的業務技能素質。此外,建立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相匹配的激勵機制,設立養老服務人才建設發展基金,不斷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工資待遇,為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提供保障資金。(記者 滿淑涵)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