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江淮日報》每期都有蘆芒配合社論內容創作的木刻和漫畫。隨后四師的油印《拂曉畫報》、蘇中四分區與一師七團“戰斗畫刊”的套色油印畫、呂蒙和賴少其主編的《抗敵畫報》等相繼創刊,把新四軍各師和華中各地區的美術創作推向繁榮。
□ 牛潤科
岳父的收藏品中有三幅珍貴的年畫。其中第一幅是沈柔堅創作的石板年畫《擁軍愛民》;第二幅是吳耘創作的年畫《擁軍公約》;第三幅是毛哲民創作的油印年畫《冬至圖》。可以說這三幅年畫,是當年新四軍里魯藝師生美術創作的代表作。
據考證,這三幅年畫分別創作于1938年到1943年期間。在新四軍成立初期,稍有美術專業常識的戰士,大都分配到戰地服務團繪畫組和各支隊的宣傳部門。隨著《抗敵畫報》的創刊,畫在布上的大幅宣傳畫的巡回展覽,手拓《新四軍軍歌木刻集》的問世,出現了美術創作的活躍局面。特別是皖南事變后,新四軍新軍部在蘇北鹽城成立,從而誕生了魯藝學院華中分院后,美術系師生的木刻作品經常在鹽城街頭展出,并出版《木刻集》。當時的《江淮日報》每期都有蘆芒配合社論內容創作的木刻和漫畫。隨后四師的油印《拂曉畫報》、蘇中四分區與一師七團“戰斗畫刊”的套色油印畫、呂蒙和賴少其主編的《抗敵畫報》,以及《蘇北畫報》、《淮南畫報》、《七七畫報》等相繼創刊,從而把新四軍各師和華中各地區的美術創作推向繁榮,為鼓舞和激發軍民斗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新四軍三師沈柔堅的石板年畫《擁軍愛民》、七師吳耘的年畫《擁軍公約》和一師被譽為“鐵筆戰士”毛哲民的《冬至圖》,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各界導報》2019年03月04日 第4266期 第3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