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市場百貨合作商店的門面 西安市檔案館供圖
□呂志軍
1950年8月,張子宜無償交民生市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接管,隨后民生市場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9年9月2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在民生市場基礎上建成西安民生百貨商店大樓。
張子宜一生對家屬要求嚴格,在民生市場管理上也是如此。他和家人約法三章:一是親屬不能參加經營活動,二是直系親屬不能在民生市場買東西,三是直系親屬和親屬也不能介紹攤位。因為親屬參與經營可能會產生私利,謀取利益,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經營公平;不準親屬買東西是因為進入市場比較難,商戶會借機回報,賣貨給親屬不要錢,或者賣貨賣得便宜。經過核查進駐的商戶,張子宜不會接受其任何好處;直系親屬(包括遠親)不得介紹攤位,因親屬介紹攤販可能占有好攤位,對商戶不公平競爭,會產生壟斷。
民生市場紅火,覬覦的人就多。張丹柏做西安市市長一年,王友直接任。1947年,有個秘書給王友直出主意,說把民生市場收回來,政府自己辦。王友直一時糊涂,認為收回來政府可以增加稅收,就給孤兒院發函。張子宜拄著拐棍到王友直辦公室訓斥一頓。于右任知道這件事后,從南京打電話來,也狠狠斥責了王友直。王友直專門到太乙宮給張子宜賠不是,說我不知道底下的秘書是為給自己弄錢。王友直說,看看張子宜的一生,我非常敬重他。
當時西安市民說,就民生市場,張子宜后代十輩子都吃不完,其實張子宜家人一分錢都沒有得到,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錢用在哪兒了。李約祉先生的兒媳對人說,張子宜要養幾百名孤兒呢,把錢都用在那兒了。
在張子宜波瀾壯闊的一生里,因為創辦民生市場屬于很小的事件,他幾乎很少提到,這也是他連民生市場開業典禮都沒有出席的原因之一。至今,張家后代也幾乎都不說今天西安民生和其家的關系。
1950年8月,張子宜無償交民生市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接管,隨后民生市場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9年9月2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在民生市場基礎上建成西安民生百貨商店大樓。時年,西安發生三件大事:西安交通大學的定名,國務院發文關于西安城墻的保護,西安民生百貨商店的建成。它們為西安教育、旅游和商貿奠定了日后的領袖地位。1978年改革開放前,西安民生百貨商店是全國十大百貨商店之一。
1978年我國進行改革開放。1992年5月,西安民生百貨商店在西安率先實行股份制,由國營西安民生百貨大樓成功改組為股份制企業。通過一年多的規范運行,1994年1月10日“西安民生”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企業性質的改變實現了企業質的飛躍,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企業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成為商業巨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