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震中
“面對治國理政新任務、建言資政新要求,讀書已成為協商議政的‘必修課’、當好專門協商機構成員的‘基本功’。”“政協委員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質,跟上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步伐,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負政協委員的使命。”近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深入開展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座談會在京舉行,對“書香政協”的讀書活動賦予了崇高的責任。
要做到把讀書作為協商建言資政的“必修課”和“基本功”,“跟上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步伐”,不負使命,就必須讀有思想內涵的書,用心讀,帶著問題去讀,聯系實際去讀,為解決問題去讀。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書籍是人類文明成果的結晶,讀書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事情。古今中外的經典,如《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品,《矛盾論》《實踐論》等研究哲學和思想方法的專著,以及不同專業方向的名著,都因豐富的思想內涵,而成為很多人的必讀書。
有思想內涵的書需要精讀,即用心去讀。讀書需與內心的感悟和思考辯證施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有思想內涵的書特別是經典,因不同的年齡時段和不同的出發點而會有不同的收獲。例如,委員讀書小組在第一次讀某部經典時,每每是從學習出發的。這時,大家的注意點就會放在書中“說了什么”以及“怎樣說的”。在“說了什么”的關注點上,又會用心尋找其思想的閃光點;在“怎樣說的”這點上,又會梳理其論述的倫理邏輯。當大家帶著問題去讀書時,情況就又不一樣了。有向經典討教的初衷,也會產生與經典對話乃至辯論的沖動,還會把不同的經典或著述加以比較和分析的思辨,從而理清自己的思緒,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讀有思想內涵的書,需用聯系的方法加以融會貫通。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經驗、自然科學積累了如此龐大數量的實證的知識材料,以致在每一個研究領域中系統地和依據材料的內在聯系把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簡直成為無可避免的,建立各個知識領域互相間的正確聯系,也同樣成為無可避免的。因此,自然科學便走進了理論的領域,而在這里經驗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這里只有理論思維才能有所幫助。”恩格斯講了兩個“聯系”,一是材料之間的聯系,一是各個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系,這后一個聯系也可以指向問題之間的聯系。在這里,恩格斯講的是理論創新、建立學術體系的方法論。恩格斯說的這兩個方面的“聯系”也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的融會貫通。讀書能做到融會貫通,是最到位的讀書。從這樣的讀書可以走向學術創新、理論創新、實踐創新、體系創新。
帶著問題讀書,也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指導、解決實際問題。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既是理論創新的出發點,也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轉自《人民政協報》)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