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陜西交控榆吳分公司米脂路產養護管理中心18名在崗工作人員開展"路養深度融合"主題會議。這場“頭腦風暴”通過“理論+實戰”組合模式,為打造智慧高速注入創新動能。
頂層設計,繪就融合“施工圖”
一是構建起“三位一體”融合體系,巡查 APP 標準化、任務清單精細化、跟班學習常態化;二是達成安全防護三到位,崗前教育到位、裝備檢查到位、應急演練到位;三是形成技能提升雙引擎,季度內部實訓+年度外出研學。
實戰練兵,磨礪業務“金剛鉆”
會后,中心安排參會人員直奔四十里鋪3號橋,開展"沉浸式"病害排查。中心主任、副主任攜手日常養護管理員、橋梁工程師齊上陣,現場操作無人機,手持智能終端,實時查看橋梁結構狀況。“大家看,這個護坡中部滲水原因,初步判斷可能是橋臺排水管漏水,橋臺伸縮縫止水帶老化破損,雨水流至護坡上方平臺下滲導致。”“同志們,咱們日常排查時,一定要用心查看……要及時疏通,避免水毀發生。”期間安全管理員全程跟拍,通過回放視頻精準指出操作盲區。
成果轉化,書寫發展 “新答卷”
本次會議形成路養深度融合意見3條。一是明確常態化開展“班前班后講安全”,將業務知識學習講解貫穿全過程。二是建立 “紅橙黃藍”四色預警機制,及時對錄入“問題隱患臺賬”的安全隱患進行預判分類,根據等級明確處理時限。三是推行“養護+路產”深度融合巡查日志,“推行管理人員'跟崗實訓'制度”,巡查人員不斷提升掌握養護知識,將路產養護深度融合落到實處。
從會議室到橋梁下,從理論研討到實戰演練,米脂中心正以“預防性養護”理念,書寫著新時代公路人的匠心答卷。下階段,中心將持續深化“智慧養護、精細管理”模式,為打造“安全、暢通、綠色、智慧”的高速公路貢獻米脂方案!讓每條道路都成為群眾出行的“放心路”。(延丹妮 龐東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