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鵬
“從警一日,就要做群眾最堅實的后盾。”這是郝明寫在筆記本扉頁上的誓言,也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工作信條。
郝明,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省級警務實戰教官,從警17年來,他始終踐行“守土有責、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以身作則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衛士的責任與擔當。
每日傍晚時分,夜市人聲鼎沸、華燈初上,郝明便和隊員們準時出現在人流中,目光警覺地掃視著每一個角落。正是這份風雨無阻的堅守,讓城區的治安環境越來越好,群眾的心也更安了。
“這群小伙子辛苦了,經常看到他們在街頭巡邏,每次看到他們,我的心里就覺得特別踏實。”家住附近的張阿姨說。
為了熟悉轄區的基本情況,郝明總是隨身攜帶小本本,密密麻麻記錄著轄區人員密集處、易發案路段、老人聚集區等信息,這是他用無數個日夜巡邏的腳步繪就的“民生地圖”。
2022年一個夏夜,正在巡邏的郝明發現一起危險的天然氣泄漏事故。為了盡快消除安全隱患,他頂著刺鼻的氣浪緊急疏散周邊百余名群眾,并迅速協調燃氣、消防、電力等部門聯動處置,直到險情完全排除才默默離開。
巡邏時發現走失的孩子,他頂著寒風一條街一條巷地仔細尋找孩子父母,三個多小時后終于把孩子安全交到焦急的家人手中。孩子母親含淚遞上熱奶茶道謝,他卻輕輕擺擺手說:“快回家吧,天冷,別讓孩子凍著。”說完便轉身融入巡邏的夜色中。
這份對群眾的牽掛,也傾注在榆林十七小的孩子們身上。在那里,他是親切的“郝叔叔”,把“護學崗”變成了生動的安全課堂——孩子們用手觸摸警用裝備,在游戲互動中輕松學會防拐知識。
不僅如此,郝明還把所在的警務站變成了服務群眾的“愛心驛站”:耐心幫迷路老人找到回家的路,為突發急病的群眾爭分奪秒開辟綠色通道,細心幫群眾找回遺失的重要物品……僅今年以來,這樣的暖心相助就已達200多次。
面對危險,他總是沖鋒在前。2017年一個冬夜,在零下20度的嚴寒中追捕重大案件嫌疑人時,他第一個踹開房門,將藏匿床底的嫌疑人牢牢控制。今年4月,為抓捕一名網上在逃人員,他連續調閱30多小時的監控視頻,蹲守10小時后精準出擊,在嫌疑人買早餐時迅速將其制服。
無論是暴雨傾盆時徒手清理堵塞的排水口,還是烈日炎炎頂著高溫排查每一處安全隱患,亦或是寒夜中為尋找走失兒童奔走不息……郝明和同事們日復一日的付出,讓那抹藏藍制服和閃爍警燈成為煙火人間里最令人心安的存在。
“人民警察,人民在前,警察在后,就是告訴我們要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入警時前輩的教誨,郝明一直銘記在心。
從警至今,郝明累計參與破獲案件40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80余人、網上在逃人員超百名,他用自己辛勤的付出換來了轄區居民的安全。
作為省、市、區三級警務實戰教官,郝明不僅自身本領過硬,更是傾力傳道授業。“醉酒滋事者揮拳,第一反應是側閃護頭!”“持刀對抗要記‘三不’……”訓練場上,他的示范動作干凈利落,講解清晰實用。他設計的“情景模擬+實戰對抗”課程,覆蓋了醉酒滋事、持刀行兇等20余類突發場景,讓新警員面對突發情況時做到“心里有底”。自擔任榆陽分局大學堂教官以來,他送教下基層200余次,累計培訓民輔警2000余人次,為提升榆陽分局整體執法規范化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晨光熹微到星斗滿天,從青春年少到沉穩堅毅,郝明用17載藏藍青春,在榆陽大街小巷寫下平安注腳。他是暴雨中的逆行者,是講臺上專注的教官,是孩子們眼中和藹可親的“郝叔叔”,更是群眾心中“最熟悉的守護者”。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忠誠是刻進警徽的誓言,為民是融入血脈的擔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