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在上周舉行國家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相關措施會何時出臺做出回應。她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在制定過程中,很快會出臺實施。其他相關的政策措施,也大多處于制定過程中,未來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
華泰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表示,從經濟總量、金融發展、科技水平、創新動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A字型”的灣區龍頭城市格局。香港仍然是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預計深圳憑借著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的雙優勢,發展會逐漸超過廣州。深圳的創新優勢應該予以高度重視,這與深圳的包容性強、注重創新資源集聚有關。以廣州—深港—珠澳三點為核心支撐形成了“A字型”的灣區龍頭城市格局,促進大灣區整體經濟協調快速發展,并向泛珠三角區域乃至內地輻射帶動全國經濟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改革開放處處長、研究員張煥波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成為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重大平臺,也將為亞太地區經濟注入強大活力,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標桿和新動力引擎。在這里將集聚若干世界級創新中心、世界級金融中心、世界級現代制造中心、世界級物流中心、世界級貿易中心等平臺。
張煥波表示,這也是中國主動把握新一輪產業改革,主動融入新型全球化進程,主動深化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直接收益地區除了東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區城市,還將直接給整個廣東以及西江流域、北部灣地區發展帶來重大利好。同時,也將與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形成更好合理分工,更好協同互動。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