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
靖邊縣海則灘鎮大石砭村村民邊光生,過去因身體重度殘疾加之老伴智障,依靠政府的兜底政策和親朋的救濟勉強度日。后來通過扶貧干部為其量身定做的扶貧扶志、發展產業的計劃,不僅搞起了羊子養殖,還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家住靖邊縣青陽岔鎮雙城村村民俞志兵,妻子智障,膝下無子女,家庭人均純收入徘徊在1000多元。后經扶貧干部幫助他轉變思想、參加技術培訓,不僅有了自己的養羊產業,而且還入股了雙城林果專業合作社,每年僅羊子獲利6400多元,在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的同時,成為雙城村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的第一人。
在靖邊,像邊光生和俞志兵一樣的還有很多人。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靖邊縣按照省市的統一安排部署,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民生頭號工程和最大發展機遇,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六個精準”,狠抓“八個一批”,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總指揮長、縣長任副總指揮長、縣委和政府分管領導任副指揮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脫貧攻堅指揮部,組建了脫貧攻堅“八辦兩組兩保障”工作組,形成了黨政主要領導包戰區、縣級領導包鎮、部門包村、扶貧干部包戶的四級責任體系,通過黨建促扶貧、三農促扶貧、三變促扶貧、社會促扶貧、民風促扶貧等方式,先后組建扶貧四支隊伍入駐基層。截至2018年,已有1.89萬人口穩定脫貧,72個貧困村退出了序列; 184個行政村實現了扶貧濟困愛心超市全覆蓋。
在抓好產業增收、政策增收的同時,該縣繼續加強農村科技培訓,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不斷加強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住醫教養等公共服務,穩妥推進易地移民搬遷,健全兜底保障措施,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推動脫貧攻堅向特定貧困群眾聚焦,向深度貧困地區發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曹 曄)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