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冰)7月24日至27日,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調研組,就“加大口岸建設力度,著力提升陜西門戶地位”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西安國際港務區等地調研。省政協民宗委主任烏永陶帶隊。
針對我省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促進口岸經濟發展的制度創新和政策優勢發揮利用不夠等問題,調研組建議,應按照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要求和推動“三互”“單一窗口”建設目標,不斷完善口岸服務配套功能,加強口岸聯檢單位人員配置,確保口岸服務保障能力能夠有效滿足國際業務發展需要;加快推動內陸同沿海沿邊通關協作,依靠信息化及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動內陸客貨運發展,實現國內國際客貨運的聯程和互轉;應積極探索并全面推廣“倉單歸并”的中歐班列通關模式,深化海港與陸港通關業務合作,進一步提升我省海鐵聯運、中歐班列等口岸通關效率。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