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記者從榆林市亮點工作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以來,榆林市榆陽區上下緊緊圍繞“追趕超越、五個扎實”要求,聚焦建設“首善之區”,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成功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工業經濟強勢增長
加快推進煤礦手續辦理和礦井建設,千萬噸級杭來灣、金雞灘煤礦轉為正常生產礦井,千萬噸級曹家灘和百萬噸級神樹畔、千樹塔、大梁灣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1500萬噸大海則煤礦取得核準,全年生產原煤9227萬噸,億噸產煤大區正在加速建成,為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建設夯實了原料基礎。
強力推進高端能化骨干項目建設,投資50億元的兗州煤業DMMn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投資46億元的長慶上古天然氣處理總廠項目實質性開工,未來能源石蠟過濾技改和洪盛液體甲醇鈉等項目基本建成,魚河全國健康食用鹽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沙棘碘鹽等10余種特色產品在全國20多個省市上市銷售。
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和生產調度,嚴格落實區級領導包抓重點工業企業制度,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1戶;全面落實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力促優質產能充分釋放。
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啟動輕工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著力打造引領帶動全市及周邊地區輕工產業和制造業集聚發展的新引擎;出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意見》,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十條措施,選派61名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用足用活1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鼓勵企業產業轉型、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支點科技公司建成市級創業創新基地,金帝潤滑油、普惠集團申報了省級創新研發中心,新培育梯隊和瞪羚企業32戶,非公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大力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全國唯一的陜北民歌博物館和備受關注的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建成開館,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等14個文化旅游項目進展順利,芹河軍旅文化園等2個3A級旅游景區、白舍牛灘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魚河市級旅游特色名鎮成功創建;100多項大美榆陽•杏樹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成功舉辦,榆陽文化旅游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分別增長48%和72%。
成立文化產業服務中心,精心打造榆陽小劇場、榆陽書場、榆陽影院等地方演藝平臺,傳統文化遺產不斷傳承創新,激發了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全區文化企業達到504家,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3.8%。商貿物流產業突破發展。全區開展電商業務市場主體達到1800多戶,完成線上交易20多億元。入駐品牌快遞企業25家,快遞周轉量突破千萬件。
一批大型商貿物流項目進展順利,投資20億元的三科智慧農商城加快推進,總投資38億元的象道國際物流園加速建成,“貨大大”煤炭信息平臺年承運量751萬噸,營業額達5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華電50MW風電等22個項目進展順利,翱騰50MW光伏等9個項目建成投用。加大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招商力度,協議引進15萬噸鋁型材精細加工、10萬噸鋁線桿、30萬噸鋁基合金等新材料項目,意向引進猛獅國家級儲能示范基地、電動車及動力電池包等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廣泛開展科技宣傳活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全區創新創業活力明顯提升,完成技術市場交易登記額3182萬元,申請專利737件,授權425件,占全市授權量的50.8%,位列全市第一。
改革開放全面深化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成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成立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36個部門的174項行政許可事項和455項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政務大廳。
完成“六張清單一張網”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開展鄉村兩級標準化政務服務建設,加快推進市區鄉三級“一網通辦”,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九大專項行動。
全面推行項目并聯審批、“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等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和獲得水電氣暖時間普遍壓縮了三分之一以上,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1萬戶,在線并聯審批項目397個,市場活力不斷釋放。
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類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降稅50億元,企業運行成本進一步降低。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先后抽查各類市場主體2000多戶,事中事后監管全面加強。
率先推開縣級融媒體改革。全面整合榆陽報、榆陽電視臺等區屬媒體資源,組建成立榆陽區融媒體中心,實現七大模塊數據平穩運行,全省融媒體改革現場會在我區觀摩。
創新城鎮管理改革。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強化社會管理創新,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在新明樓、沙河路辦事處試點推行“街長制”,基層治理改革成效明顯。
探索建立集鎮和骨干道路第三方保潔服務機制,試點建立垃圾銀行兌換超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常態化。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一鞏固五創建”,城市環境面貌大幅改善、管理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加速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同關中城市群、長三角等沿海地區的對接合作,全年外出招商20余次,舉辦上海招商引資推介會等大型招商活動4次,累計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6個,引資總額突破千億元,到位資金達151億元。積極扶持培育外貿企業發展,全區對外貿易企業達到39家,進出口總額突破6000萬元。
(記者 高三寶)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