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李榮)2018年,西安市新增“新西安人”795166人、收獲188個優良天、入孵企業帶動40余萬人就業……1月22日,西安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西安戶籍、人才、創新創業三大新政、治污降霾及“西安年·最中國”有關情況進行了發布。
新落戶人口超過105萬
“去年,西安新增‘新西安人’795166人,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占總遷入人口的63.5%。”據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張衛介紹,自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戶人口已超過105萬,截至去年年底,西安戶籍人口共計9923159人。
據了解,西安市戶籍人口平均年齡為38.07歲,比新政實施前平均年齡下降1歲。老齡化率下降1個百分點。流動人口平均年齡35.14歲。戶籍、流動人口合計平均年齡為37.39歲。
張衛表示,為堅決打好“人才人口攻堅戰”,1月23日起,他們將在全市范圍內對部分居民戶籍業務推行“全城通辦”,全力打造“15分鐘政務圈”。
“全城通辦”,就是群眾均可“就近”在西安市公安局任何戶籍派出所辦理本市所有派出所的指定戶籍業務。涉及五類39項業務,將不需要流轉辦理、流轉審批,全部實現“現場辦結”,切實做到“15分鐘政務圈”。
2018年收獲188個藍天
“去年,西安共收獲188個優良天,同比增加8天,其中,收獲21個優級天數,刷新了2013年實施國家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以來的最好成績。”西安市環保局局長劉軍介紹,2018年,西安空氣質量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為29天,同比減少10天,其中,PM10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一、PM2.5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2018年,為持續推進治污降霾工作,西安重點圍繞“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增綠”六項措施實施綜合治理。削減煤炭消費總量144.2萬噸;淘汰高排放老舊車7109輛;對全市2665個工地實行了“紅黃綠”掛牌管理;累計摸排“散亂污”企業12997戶,分類整治12447戶;在9個區縣、開發區建立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三夏”“三秋”期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3%和95.2%;累計新增城市綠地面積628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造林3.56萬畝。
帶動40余萬人就業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長樓文曉介紹,2018年,西安以高新、曲江、碑林、長安、雁塔等五區為主陣地,以校區、院區、園區、街區、廠區等五區聯動為主要途徑,支持區縣、開發區、高校院所、軍工單位、骨干企業等改造利用閑置物理空間,建設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眾創載體。
截至2018年底,西安累計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各類眾創載體1156個,入孵企業達到4.1萬家,就業人數達40余萬人。
據西安市人社局局長李寧君介紹,2018年,西安共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8.6萬人,認定D、E類人才24304人,培養高技能人才8350人。
下一步,西安將優化春秋季赴外引才、海歸招聘節和高端人才先行等傳統人才項目,繼續強化以才引才。充分發揮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為西安人力資源服務業和相關重點單位培養一大批專業引才“獵手”,助推大西安招才引智再上新臺階。
西安年·最中國
“總體來看,今年活動主要有持續時間長、覆蓋面廣、時尚與傳統緊密結合以及加強與線上平臺合作等特點。”據“西安年·最中國”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西安市文廣新局局長李彬介紹,今年春節期間,西安將推出2項主會場活動、十二大主題41項分會場活動,以及251項主題活動,全面展示大西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富有吸引力的民俗特色資源,塑造大西安“世界文化之都”和“世界旅游時尚之都”的城市形象。
據了解,主會場活動分別為己亥年2019“西安年·最中國”開幕式暨跨年祈福盛典活動和己亥年2019“西安年·最中國”活動閉幕式。
分會場活動的十二大主題分別是:文化大尋根、新春大拜年、新春大團圓、民俗大廟會、迎新春大燈會、影音大舞臺、體育大競技、全球(網絡)大營銷、唐街大開市、歡樂大巡游、科技魅力大體驗、2019中國年美食大薈萃。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