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陳雪 記者 何欣潤)陜西省非公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延安市勞模、延安市創業先鋒、延安市優秀青年企業家、延安市年度經濟人物……甘泉縣勞山雞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常東平有諸多頭銜和榮譽。但是,讓他最引以為榮的,是甘泉縣第七屆、八屆、九屆政協委員。
1989年,常東平從大學畢業后,就回到了延安本地企業工作。2008年,常東平創辦了勞山雞業公司。如今,該公司已經成為陜西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常東平時刻圍繞關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熱點問題,重點關注食品生產領域,已經提交了9件提案。
2016年,常東平去深圳考察學習時發現,深圳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快速檢測系統完善,而甘泉還沒有食品安全快速檢驗檢測實驗室。常東平認為,甘泉縣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于2013年正式成立,雖然配備了相應的專業檢測技術人員,但快速檢驗實驗室至今未建立,極大的影響了甘泉縣的農副產品快速檢測上市交易,不能夠有效的進行食品安全監管。2017年,常東平提交了《關于盡快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實驗室》的提案,建議政府盡快建立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
常東平說,快速檢測實驗室的建立,不僅可以促進農副產品快速上市交易,還可以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以提高全縣農副產品質量意識。現在,甘泉縣政府已采納了該意見,將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列入計劃。
近年來,甘泉縣非公經濟得到了長足快速發展,占國民生產總值逐年提高,有效地支撐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甘泉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非公經濟和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都得到了貫徹落實,使甘泉縣的非公經濟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然而,2014年,考核獎勵政策不知為何未執行兌現,嚴重挫傷了非公企業的積極性。”常東平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縣委縣政府更應該繼續支持小微企業,兌現2014年出臺的考核獎勵。在常東平提交了《關于兌現縣委、縣政府2014年對非公企業考核獎勵》后,甘泉縣兌現了獎勵,補付了所欠企業的獎勵款。
為了充分發揮公司脫貧攻堅的引領作用,2015年以來,常東平創新推行“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電子商務”的模式,讓貧困戶跟隨公司穩步實現脫貧。“2015和2016年,勞山雞業公司給1696戶貧困戶免費每戶發放50只60日齡的青年雞。每只雞可以下100-120枚雞蛋,我按照每枚雞蛋1.5元的價錢收購。”常東平說,每戶貧困戶的凈利潤是6000元,達到了脫貧標準。2017年,常東平發放的雞蛋款就有246.2萬元。此外,常東平還給1100戶殘疾人免費發放雞籠,每條雞籠有15只雞,總價值55萬元,幫助殘疾人發展致富產業。如今,常東平的公司被評為省級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
常東平說,無論是促進食品行業經濟發展,還是精準扶貧工作,身為政協委員,他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協覺悟和參政議政能力。”常東平表示,他會堅持學習,認真履職,發揮委員作用。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