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書升
自脫貧攻堅以來,寧陜縣政協始終堅持與黨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唱響脫貧攻堅“主旋律”,當好脫貧攻堅“戰斗員”,統籌“四支力量”,聚力脫貧攻堅,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政協力量。
統籌機關力量 示范引領助脫貧
領導包聯做示范。縣政協4名縣級領導包抓的6個村是全縣最偏僻的貧困村之一,他們不懼困難,帶著責任和感情,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2200萬元,建成3個鎮7條連村通組公路、3處移動基站、1個村活動室和4個組的自來水工程項目。縣政協領導率先垂范,指導金川鎮設計新民風建設宣傳欄,指導包聯村開展“群眾說、鄉賢論、榜上亮”道德評議活動,為全縣開展新民風建設樹立了樣板。
干部連心用真情。機關21名干部職工結對幫扶49戶、179名貧困人口,堅持進村入戶訪民情、幫民困、解民憂。籌措資金3.5萬元,落實貧困戶產業發展啟動資金。每年籌集資金6000元,慰問20位困難黨員。每年春節前,分片、分組慰問貧困群眾、村組干部、村“四職”家屬。
支部聯建聚合力。政協機關支部與包幫的小川村黨支部開展連心聯建活動,幫助發展生態養殖、有機雜糧、中藥材等主導產業,栽培天麻4萬多窩、養殖家禽2000余只、養蜂200余箱、丹參訂單種植100余畝。縣政協機關每年擠出辦公經費8萬元,全部用于縣政協領導包聯鎮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統籌駐村力量 干部垂范戰脫貧
建強隊伍打基礎。始終選派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且認真負責的委辦主任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選派得力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2017年5月,指導金川鎮小川村兩委制定的四支隊伍管理辦法被全縣推廣。
內引外聯興產業。組織包聯的貧困村各級駐村干部、村班子成員“走出去”觀摩學習,邀請特色種養殖技術人員到村開展專題培訓,組織開展“五星村”創建活動,促進了當地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凝心聚力促增收。駐村工作隊每季度、每月研判列出問題清單,制定幫扶干部入戶工作要點,每月督辦落實,實行逐戶銷號。開好縣、鎮、村、組四級干部工作會,整村把好脈,逐戶議對策。對家庭種養業受市場波動影響,產品尚未出售變現的,由駐村工作隊及幫扶干部幫助對接市場或預付消費,提振了群眾增收的信心。
統籌委員力量 聚合眾智帶脫貧
建言獻策增活力。針對部分干部不敢作為、不敢擔當的現象,組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形成了《“收心”抓好扶貧,抓好脫貧“暖心”,用打贏脫貧攻堅戰來聚攏人心、重塑形象的調研報告》;圍繞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防止返貧深入調研,形成調研報告22篇;圍繞脫貧攻堅提交提案79件,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2條。
挖掘典型樹標桿。挖掘身殘志堅、勤奮學習,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的典型盲人篾匠楊繼學,通過大力宣傳,使其榮登2018年8月陜西好人榜;發現孝親敬老模范李明慧等,組織巡回演講,以身邊人教育人,以身邊人感動人,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奉獻愛心促和諧。將助力脫貧攻堅、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納入政協委員履職評價考核體系,委員共包聯貧困戶230戶,個人為貧困戶直接投入資金15.6萬元,愛心捐贈63.6萬元;19名委員所在企業安排貧困戶就業173人,輻射帶動481戶貧困戶發展產業;24名委員所在企業投入脫貧攻堅資金1131.8萬元,愛心捐贈238.7萬元。
統籌社會力量 協同發力促脫貧
助力教育扶貧。由縣政協倡導、縣慈善協會建立的邊遠學校優秀教師獎勵基金,累計募集資金114.4萬元,表彰獎勵農村邊遠學校優秀教師70人,發放獎金70萬元;同時表彰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和名師,累計表彰84人,發放獎金12.8萬元。
彰顯政協擔當。2017年,為金川鎮受重傷兒童發出捐款倡議,短短幾天時間籌集善款6.2萬余元;組織開展政協委員捐資助學活動,募集善款13萬元,共為40名大學新生發放了愛心助學金,并為兩所小學捐資2萬元。
積極爭取外援。爭取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山東省膠州市政協、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政協各捐贈20萬元,全部注入寧陜縣邊遠學校優秀教師獎勵基金;爭取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政協向金川鎮捐贈產業發展資金30萬元。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