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的綠色,清新的空氣,讓委員們心曠神怡;人工干預的現代科學技術在紅豆杉種植上的成功運用,讓委員們感慨萬千……
5月30日,金臺區政協副主席陳寶慶帶領部分農業界委員,就如何做大做強花卉苗木產業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寶陵村苗圃、紅豆杉、臥龍生態園等地,對金臺區花卉種植面積、品種、種苗繁育、技術人員培養及花卉帶動農民致富等情況進行調查了解。
有基礎,有優勢,有前景
“花卉苗木產業是‘綠色朝陽產業’。”委員們認為,園林花卉給人們提供審美體驗與觀賞價值,滿足了人們的精神享受,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前,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園林花卉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正以異軍突起之勢進駐人們生活空間,這給金臺區花卉苗木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數量多、質量低”,尚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
盡管金臺區花卉苗木產業近年來有了較大發展,但調研組發現,因缺乏產業總體規劃、政策機制、產業品牌效應和產業特色,整體而言這一產業目前尚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面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各種制約和瓶頸也日益顯現。
寶雞紫薇綠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姚泓濤,與花卉苗木打交道數十年。他坦言,目前,金臺區大部分的花卉苗木生產產銷專業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經營分散,生產設施和技術水平落后,經營規模普遍偏小。而且,大多數從業者只注重眼前市場、看重眼前利益,既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特色,又缺乏創新的能力,導致產品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不足。
規劃先行,走特色化發展道路
“花卉苗木產業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新型產業之一,其發達程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息息相關。”協商座談會上,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加快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既順應了黨中央實施生態文明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也是金臺區建設“美麗金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需要。
那么,發展之路在何方?“在科技和創意的支撐下,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景觀景點。”區政協委員鄭旭宏認為,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要困而思變,走苗旅融合之路。區政協委員李林林建議,金臺區花卉苗木產業應從單純的種苗賣苗傳統觀念中走出來,在經營格局上破舊立新,拉長產業發展鏈條,朝多元化領域滲透發展。
“花卉苗木產業是‘朝陽產業’‘文化產業’,更是‘幸福產業’。”副主席陳寶慶在協商座談會上表示,要強化規劃,多角度、多渠道打響花卉品牌;要加快花卉市場建設,加大金臺花卉集散中心建設和招商宣傳力度,加快特色產品專業市場的培育和建設步伐,不斷整合資源,搭建營銷平臺;要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花卉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優化服務,及時為花農提供市場信息,促進政府、企業、花農間的交流和協作,共同推進金臺花卉做大做強。(王賴彬)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