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鎮的雙柏村、乾隆村、七里村是漢濱區政協包聯三個深度貧困村,這三個村子皆位于秦巴山南麓鳳凰山下,地處偏遠,區位條件相對落后,鄉村產業還未完全發展起來,扶貧工作任務艱巨。從2016年開始,漢濱區政協圍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戶移民搬遷解決安居問題、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鄉風文明建設方面、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多個方面做了諸多努力。幾年時間里,漢濱區政協干部深入基層,與貧困戶結對幫扶貧困戶,按照貧困戶脫貧的五個標準和貧困村脫貧的七個標準來開展幫扶工作,深入田間地頭,心系貧困群眾,帶領貧困戶發家致富,廣大政協委員加油助力,積極地幫助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整體面貌發生了顯著改變。
堅定一個信念 傾注一腔真情
李建飛主席扶貧視察
洪山鎮距安康城區約一百華里,交通不便,每一次進入幫扶村開展幫扶工作,都要翻山越嶺,經歷鳳凰山的“山路十八彎”,而這也是漢濱區政協人扶貧工作中的必備餐。
扶貧工作是每個政協人心中的重頭戲,為作好精彩的“扶貧演出”,漢濱區政協的領導干部們率先走村入戶做表率,傾心傾力。李建飛主席幾乎每周都去乾隆村檢查指導扶貧工作,經??赐麕头龅呢毨糁馨踩瑤椭鉀Q了生活上的很多問題;副主席熊建華在洪山鎮七里村開展扶貧工作時的同時慰問貧困戶龍朝玉,發現“這一家4口,大女兒大學剛剛畢業,其他3人都是糖尿病。”熊建華當即從口袋里掏出了數百元現金,塞在兩個孩子的手中,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早日過上好日子;政協副主席周裕厚先后在茨溝鎮西溝村改造民居示范點、紅巖食用菌產業園、譚壩鎮社區工廠等地進行現場視察,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副主席吳雙有到洪山鎮開展脫貧攻堅“七查七解決”和大走訪活動,詳細了解包聯的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區副主席李萍多次到關家鎮關田村,為55歲的賈秀珍協調資金,找技術員指導賈秀珍做好豆腐小作坊運營生產;區政協副主席、區互聯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馬安武為參加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和貧困戶電商創業培訓學員授課,鼓勵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靈活運用互聯網思維,發展互聯網產業,結合村級電商服務點,打造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體,打通農產品供銷渠道,讓大山里的農產品走出去。區政協秘書長陳曉安冒著大雨邀請區慈善協會一行來到洪山鎮雙柏村,商討和實地查看慈安橋選址,投資5萬元,新修慈安橋......
瞅準一個項目 干好一件實事
要說對基層扶貧工作的感悟,駐村書記深有體會。2018年3月,乾隆村來了一位時尚帥氣的駐村書記——黃金,他將年輕的思維帶到了這里,也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留在了這里。初到基層工作時,黃金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生活上也無從適應。
“既然來了就應該發揮作用,造福于百姓,我最怕在村民心中留下走過場的形象,每當心情浮躁時,我就獨自蹲坐在田地邊,心里盤算著遠處的那些荒地該怎樣把它利用起來,變成百姓手中的錢袋子。”駐村后,黃金為乾隆村的貧困現狀默默發愁,積極同基層干部一起謀劃著乾隆村的發展之路。
“作為一個基層扶貧干部,扶貧工作不能搞花架子,要瞅準一個項目,實心實意為老百姓干好一件實事,要帶動老百姓的經濟發展就要做到短期見效益,長期可發展的好項目。”黃金談到乾隆村的產業發展情況時嚴肅地說,今年乾隆村的產業經濟發展引進稻蟹養殖項目,這個項目旨在做到“一地兩豐收”,在做好水稻種植的同時,通過螃蟹養殖來給農民增收。在稻蟹養殖項目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還可以利稻蟹養殖來發展農業旅游,吸引更多的人們來到乾隆村,借此推廣村上其他農副產品,比如富硒大米、富硒蓮藕、手工掛面、桿桿酒等農產品,以此打響乾隆村產業發展的口碑。
承擔一份責任 奉獻一份力量
漢濱區政協積極創造機會,搭建橋梁,充分發揮委員們的智慧、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參與脫貧攻堅。
委員捐款
在漢濱區政協主辦的“道德講堂進農村 助推脫貧攻堅行”活動現場45名區政協委員進行愛心捐款共10.7萬元,助力脫貧攻堅;在瀛湖鎮清泉村“匯聚愛心力量, 真情共助希望”活動現場,100多名委員和各界人士現場認購價值35萬元的枇杷,為殘疾村民孫陽自主創業圓夢,為帶動周邊群眾產業脫貧出力;在五里鎮李家壩小學、恒口柳林小學,開展“送圖書、送文化”進校園活動,委員們現場贈送價值2萬多元圖書,書畫家現場創作字畫60余幅......
政協委員趙代義自投入助力脫貧攻堅以來,捐款捐物十萬余元,送出600多套書包,讓學生上學能背上新書包,為孩子們送去課外書、文化、科技教室教具等用品,為貧困村送辦公電腦等用品,為教育扶貧注入一份新力量;政協委員馬延如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號召,通過產業助扶貧,開辦水廠,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舉辦下鄉送愛心活動幫扶養老院,另外多次捐贈助學基金,幫扶大學生。
一年來,漢濱區政協委員們積極參與政協公益行動,支持鄉親致富,助力漢濱發展,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博大的愛心受到群眾廣泛贊譽,在履職奉獻中彰顯了委員力量,強化了委員擔當。
脫貧攻堅路上,漢濱區政協人與困難群眾一路同行,風雨同舟,用真情和汗水傾情幫扶,使幫扶成效在貧困村遍地開花。(來昌榮 雷文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