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冰高三寶
2018年以來,榆林市定邊縣政協委員、機關干部都切身感受到,履職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履職成果也更有分量。究其原因,大家都說出一個詞:學習。
近年來,定邊縣政協在履職實踐中,堅持把學習作為抓好、抓實、抓強政協黨建工作的切入點,以學習堅定政治定力、提升業務能力、促進履職成果轉化,政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縣政協主席苗云解釋道:“我們注重學習教育,強化政治引領,始終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做好黨建和政協工作的首要任務,特別是注重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落實見效上下功夫。”
自換屆以來,定邊縣政協緊緊抓住委員培訓這個關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在舉辦委員培訓班的基礎上,與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干部培訓基地聯合舉辦“縣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分批次對委員進行培訓。
“在培訓課程的設置中,我們專門開設了黨的理論和人民政協理論知識課程,委員們學習之后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本屆委員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也都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定邊縣政協常委張光銀說,縣政協在大大小小的視察、調研、座談會等協商活動中,也時刻要求委員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提升政治站位。
水資源匱乏一直是制約定邊縣經濟發展的瓶頸。去年夏天,縣政協專門就“促進引黃工程建設”開展了一次視察調研活動,政協委員喬劍就參與其中。
“這次調研我們專門去了寧夏的青銅峽市和鹽池縣,了解到了其他地區好的經驗做法。一路上大家反復討論,力求把問題摸清摸透、查實找準,然后結合實際提出了我們的意見建議。在我的印象中,光那份調研報告就來來回回修改了好多遍。”喬劍說。
為切實推動調研成果轉化落地,定邊縣政協還將“促進引黃工程建設”主題作為常委會的協商議題,在會前調研、集中視察、情況通報的基礎上,進一步與政府部門座談交流,積極建言獻策,為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知情決策、促進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是政協活力之所在。在不斷推進政協黨的建設工作全覆蓋過程中,定邊縣政協堅持“三聯系”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協領導與常委、常委與委員、委員與界別群眾的溝通聯系,增進了委員對政協組織的歸屬感。
“我是一名非中共委員,縣政協副主席張斌是我的聯系領導。除了在平時履職方面他會主動給我一些指導,每次調研之前,還會提前召集大家一起研究討論相關議題。尤其到了年底,縣政協領導還堅持到我們單位走訪,了解我的困難和需求,這讓我感覺特別溫暖。”縣政協常委張曉瑜感慨地說。
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催生政協組織煥發出新的活力,定邊縣政協在隊伍建設方面,不僅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還積極構建委員履職服務平臺,劃分委員聯系小組,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作用,極大激發了委員履職積極性,履職活動也由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發生轉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