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國之瑰寶,是幾千年來同疾病作斗爭的產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安康市立足資源環境優勢,采取多種靈活模式,中醫藥產業成為安康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產業。為促進中醫藥產業的良好發展,漢濱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就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情況開展調研,并形成報告。
6月25日,漢濱區政協“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雙月協商座談會如期召開,區政協主席李建飛、副區長王誠、副主席周裕厚、區政協秘書長陳曉安、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局等單位負責人及部分政協委員參加會議,李建飛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匯報了漢濱區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調研情況報告;與會人員做交流發言,紛紛發表各自對“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意見和看法。
李愛龍委員建議,要以“產學研用”的思路,吸引院校、企業、科研機構的支持,延長產業發展鏈條;中醫主任醫師陳遠華認為,要加強中醫學科人才隊伍的培養,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氛圍,普及基本的中醫藥預防保健技能。
副區長王誠對此次的調研給予充分的肯定,并表態要把調研成果積極轉化利用,堅持正確引導,將“民間秘方”規范化,惠及廣大群眾。區政協副主席周裕厚表示,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人才才是關鍵因素,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培育,以人才促發展。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著力提高中醫藥的品質。
李建飛作了總結發言,他強調,促進全區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定要達成五條共識:一是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從神農嘗百草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800多個藥物,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中醫藥文化,要重視中醫藥產業的發展,重視中醫藥文化的傳承。二是在漢濱區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大有可為。“秦嶺山中無閑草”,漢濱區擁有環境資源獨特優勢,從種植、加工、康養、治病等整個產業鏈非常健全,發展空間非常大。三是在漢濱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需要在人才、招商引資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要補齊短板。四是需要集中優勢品種,形成優勢,搶占市場份額,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五是政府部門認識到中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性,要提高責任感、增強使命感,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具體政策,要推動漢濱區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實習記者 來昌榮 雷文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