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慶利 王飛 曹飛燕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推進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僅是對人民政協制度創立初心的不懈堅守,也是人民政協事業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必然要求。
8月1日上午9時整,西安市政協機關主席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參會者不僅有市政協主席、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和秘書長、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市政協委員,還有公安交警、公交車司機、私家車駕駛員、學校老師、普通市民等多個行業的代表,以及常年從事城市交通研究的專家學者。在這次“車讓人·人守規”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上,大家圍繞議題踴躍發言,許多代表的發言“一針見血”。
“車讓人已經成了咱西安的風景線,可是人守規卻嚴重滯后,一些行人在過斑馬線時沒有時間觀念,看手機、打電話甚至闖紅燈過斑馬線,造成擁堵和安全隱患。行人的安全交通意識遠不如駕駛員。”西安市政協委員李煦直指存在問題。
公交車駕駛員代表付翠在發言中說,地鐵通道是行人過街極便利的通行設施,但由于地鐵通道有開關門時間規定,限制了其功能的更好發揮。她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延長通道開關時間,進一步提高利用率。
“法制課也是公民課。車讓人有標準,但人守規的標準在哪里?怎么遵守?”文景小學校長陳宏認為,這些都需要更加細化,只有制定出規章制度,才能形成長效機制。
西安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肖西亮在會上表示,將組織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各方代表的意見建議,將市政協關于“車讓人·人守規”的提案承辦好,進一步擦亮這張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政協的使命就是搭臺,搭一個協商民主的平臺,各方都可以‘在’政協協商,而不是‘和’政協協商。”正如西安市政協主席岳華峰所說,人民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加強協商是做好提案辦理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增進共識、推動落實的重要方式。通過協商,提案者充分表達意見,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提出建議;承辦單位聽取意見,同時向提案者宣傳政策、解疑釋惑,各方在協商中交換看法、形成共識,集智聚力、共同推動提案建議的采納和落實。
小切口,高關注,連民心。今年西安市政協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遴選了“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推進車讓人·人守規”“在城市治理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與社區衛生服務站深度融合”“規范交通指示牌和路牌標識”等5件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提案切口小、建議實、可操作性強的民生提案,積極搭建知情明政、協商議政平臺,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組織提案者、承辦單位和市民代表、新聞媒體等,采取實地調查、專題調研、協商座談等形式進行協商建言,并逐件提案形成協商督辦建議清單,督促辦理落實,傾力推動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正是在這樣的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中,以及多種形式的專題調研、視察考察、重點提案現場督辦、專題協商會、月度協商座談會、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等履職活動中,西安市政協在踐行“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上不斷加力。
近年來,西安市政協堅持履職為民,把關注民生、服務民生作為履職的重要內容,把群眾訴求和呼聲作為協商建言的焦點,通過視察調研、政協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持續助力民生改善。數據顯示,僅2018年,市政協就收到提案867件,立案786件;市政協還圍繞發展“三個經濟”、借鑒六城市經驗、軍民融合發展、招商項目落地、戶籍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眾創載體建設、城鄉交通互聯互通、重大會議活動籌備及“三中心”場館建設等關注點,開展73次調研視察,召開52次座談會,形成36份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報送市委參閱,有效發揮了政協智庫作用。
堅持雙向發力,切實提升協商建言質量和實效。今年,西安市政協圍繞中心雙向發力,更加主動聚焦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資政建言,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貫穿于履職全過程。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智慧城市建設、軍民融合、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綜合改革試驗區等重點工作,開展深入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全年將實現“111”目標。即,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開展專題協商10次以上、調研視察100次以上、委員活動1000人次以上。同時,整合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智力資源,探索建立具有政協特色的綜合性智庫,提出符合政策、切合實際、可行性強的意見建議。
“雙向發力既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也是政協工作實現提質增效的新理念、新課題、新挑戰,我們要在建言資政上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在凝聚共識上更加主動自覺地履行職責。”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西安市各級政協在履職實踐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創新理念,推出務實舉措,堅決做到黨委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譜寫履職新篇章。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