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來昌榮) 時光易逝,歲月匆匆。二十年時間如電影一般匆匆晃過,對于馬治文而言,卻是一段讓人難忘的人生歷程。二十年間,馬治文帶領著他的團隊,秉承著“競以致強,和以致強”的企業文化精神,在旬陽縣縣域房地產行業歷史譜寫了輝煌的一頁。
雷文姣 攝
今年53歲的馬治文仍然充滿激情、渾身充滿干勁。初次見到他時,他正結束工作會議,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作為陜西金力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旬陽縣第九屆政協常委、縣工商聯副會長、縣六聯建筑商會會長,多重身份、多種責任集一身,使馬治文成了一位“大忙人兒”。
多年來,在馬治文的帶領下,曾經發放工資都困難的金力源,如今旗下已擁有五個獨資控股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馬治文始終把企業的發展置于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 ,不僅為人民提供了高質量、高品位的居住空間,還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通過參與城市規劃推進城市化進程,社會地位和知名度不斷提升,金力源已成為旬陽縣房地產行業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企業。
從成為政協委員到現在的縣政協常委,十多年來,馬治文一直兢兢業業,認真履職盡責,多項建言提案被采納,榮獲獎項多達40余項,先后被評為安康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陜西省“關愛員工優秀企業家”、旬陽縣“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稱號、。
“社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回報社會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公司一路向好發展的同時,馬治文又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圓夢助學、修繕教學設施、保護文物古跡、脫貧攻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將公益事業遍及各個領域,以實際行動彰顯和踐行政協委員的政治責任和企業家的社會擔當。
脫貧攻堅這場重要的戰役,當然也少不了馬治文的身影。近年來,在馬治文的號召下,金力源公司先后出資40余萬元,幫助40余名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為每一個困難家庭帶來了希望,現已有20多名大學生走向工作崗位。
棕溪鎮的敖家河村、黃土村、展元村是金力源公司掛聯幫扶的三個村子,他以“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的方式充分有效的展開幫扶。對敖家河村的村級道路基礎設施、當地農副產品產業銷售鏈等方面進行完善,對困難戶在就業、項目、信息、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幫扶;對黃土村的12戶貧困戶給予濰坊改造配建資金資助20萬元,進行集中安置,圓了貧困戶大半輩子的住房夢;在展元村,積極贊助十五萬元,重點解決村容村貌問題和飲水工程,解決100戶農村廁所改造。如今,這三個村落在社會各界的幫扶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攻堅的深度參與讓馬治文對其有了深刻的認識。目前,許多貧困村都存在“空殼化”的問題,大多年輕人外出務工,農村三留守問題嚴重,村域發展缺少年輕力量帶動,扶貧工作開展難度較大。“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其發展關鍵在于人,要積極培養人才,引導優秀人才返鄉發展,才是長遠之計。”談到脫貧攻堅發展問題時,馬治文如是說。
如今,脫貧攻堅到了最后沖刺階段,對于下一步鄉村發展問題,作為企業家的他有著長遠的眼光,在未來的鄉村振興謀劃上,馬治文介紹說:”甘溪鎮,是連接西安與旬陽的重要一節,自然資源豐富,有自然形成的太極湖,觀賞牡丹,水果種植業、水產養殖等,我們將結合這些優勢資源,投資開發一個綜合的特色鄉村旅游小鎮。”從他堅定的話語中,美麗鄉村似乎已在向人們招手。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