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雪實習生王統)12月12日,延安市政協召開2019年第十三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就“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情況”進行專題協商。市政協副主席藺廣東主持,副市長張建波等參加。
會議聽取了全市基層醫療衛生建設調研情況通報。據了解,延安有建制鎮衛生院105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村衛生室2256個、鄉村醫生2486人。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規范化鄉鎮衛生院96所,建成標準化貧困村衛生室693個,醫療衛生硬件設施得到顯著改善,流動醫院服務模式得到初步發展,對口支援醫院幫扶工作成效顯著,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針對各縣還未形成三級緊密型醫共體模式、鄉村醫療機構服務功能不強、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滯后、醫療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鄉村醫生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等問題,委員們提出了著力深化體制改革、整合醫療資源、實行上級專家對基層病患的治療指導、探索實施面向鄉村基層醫療衛生崗位的定向培養模式等意見建議。
藺廣東指出,醫療衛生工作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與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他要求,要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模式發展,暢通鄉衛生院人才上升渠道,建立縣鎮、鄉村一體化管理模式。要堅持選人本土化、培養定向化,施行鄉招村用模式,讓更多有能力的村醫樂意留在鄉村,服務村民。要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崗位的吸引力,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不破。要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推行村醫流動醫務室模式,真正實現“醫生動、設備動、技術動、信息動、群眾少動”的“四動一少動”目標。要以健康細胞為抓手,普及健康生活理念,引導人們養成良好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全市形成涵蓋健康身體、健康環境、健康經濟、健康社會在內的“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為打造健康延安提供強大助力。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