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姣姣
翻開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工作日志,2018年,全年沒有空當期。
組織召開“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圍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情況”“加快全民健身步伐,激發體育產業活力”等進行專題調研,開展形式多樣的委員學習交流、視察活動……一年來,省政協醫衛體委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匯聚各方力量,提出了一大批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為促進我省醫藥衛生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探尋中醫藥發展振興之路
“省政協專題報告,歸納總結了制約全省中醫藥發展的主要問題,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對加快實現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去年3月22日,圍繞“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協商議題,省政協醫衛體委組織召開了當年首場月度協商座談會,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省政協“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專題報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對報告作出批示。專題報告的背后,凝聚著省政協醫衛體委全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2017年8月,省政協醫衛體委組織部分委員赴延安、咸陽等地,就“弘揚中醫藥文化,振興中醫藥發展”進行專題調研,重點了解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情況。2018年2月至3月,省政協醫衛體委持續關注中醫藥發展,圍繞“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主題,組織部分委員赴安康、商洛等地開展調研,對中藥材種植基地、飲片和中成藥生產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協商的過程是集思廣益、增進了解、凝聚共識的過程,它就像塊吸金石,將來自各界的‘金點子’匯聚在一起,最終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省政協醫衛體委主任龔漢江深有感觸地說。
調研期間,省政協醫衛體委多次召開座談會,與基層代表、職能部門負責人和一線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商討對策。扎實的調研,為準確把脈癥結奠定基礎。隨后,按照“切口小、建議實”要求形成的調研報告,凸顯睿智之言、發展良策,為探索我省醫療衛生領域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政協智慧。
建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之難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現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中臨床醫生嚴重不足,年齡老化現象仍比較嚴重。”去年5月,圍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主題,省政協醫衛體委組織委員赴咸陽、渭南等地進行專題調研。
在調研出發前,省政協醫衛體委在“專題調研提綱”里列出30多個問題,為委員們在調研過程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提供了視角參考。
為努力做到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掌握“實情”,在前期調研基礎上,委員們又深入安康部分村鎮開展調研。6月7日,大家集聚在寧陜縣召開座談會,每人手中都拿有不少材料以及連日來做的調研筆記,就“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進行觀點碰撞,最終凝聚起共識。
在真正做到聽實話、察實情,盡可能客觀全面地掌握情況后,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委員們提出了加強縣域醫療衛生資源規劃、加大基層醫療改革力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建議,形成《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調研報告》,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
把脈中歐班列“長安號”之困
2018年,“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共開行1235列,重載率、貨運量和實際開行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近年,“長安號”已經成為陜西、西安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動實踐,成為助力我省“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圍繞“三個經濟”發展,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就進一步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運營,2018年省政協醫衛體委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關于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
這份調研報告得到省委書記胡和平,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省政府副省長魏增軍的批示。胡和平指出,這份調研報告很有參考價值。
在這份幾頁紙、看似“簡單”的報告背后,卻凝聚著委員們深入調研所付出的努力。去年8月至9月,省政協醫衛體委先后組織開展2次調研,召開6次座談會,多方聽取意見建議,針對“長安號”存在貨源不足、無序競爭、基礎設施滯后等問題,提出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運營效率、推動運貿結合、拓寬貨源種類、發展境外園區、建立集疏網絡等建議,為助力“長安號”騰飛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2018年,在全國暨地方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工作座談會上,省政協醫衛體委副主任劉昌軍代表陜西政協作大會發言,與會全國政協領導和各地代表給予高度評價;2018年,省政協醫衛體委民營企業家委員在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職能,積極建言獻策的同時,也為我省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9名民營企業家委員被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授予“陜西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2018年,省政協醫衛體委委員開展扶貧活動724次,共捐款捐物折合資金及投入扶貧項目資金共計2700多萬元,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一年來,省政協醫衛體委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履職,用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生動詮釋了專委會為履職盡責所作的不懈努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