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一次次在這里流露;
共識,一次次在這里增進;
力量,一次次在這里凝聚。
1月15日下午,政協寶雞市金臺區九屆三次會議舉行委員大會發言。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張健等10名委員帶著深入基層了解的民意,帶著長期調研發現的問題,帶著對金臺高質量發展的期望和建議,作了內涵深刻、意義重大的大會發言。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景耀平,區長寧懷彬,區委副書記朱小強等區級領導應邀出席會議。區政協主席毛秋梅,副主席陳寶慶、朱明科出席會議。區政協副主席嚴曉霞主持大會。區委、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各鎮街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寶雞市委常委、金臺區委書記景耀平對委員發言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政協委員發言材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數據、有分析、有對策,是政協委員集體智慧的結晶。他表示,區委、區政府將高度重視委員所提的意見建議,按專題進行梳理,由區委辦、區政府辦按程序予以交辦。他要求,各相關部門、各鎮街對委員提的意見建議,要認真吸納,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區政協要采取專題考察、專項視察等方式,對委員建議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確保委員建議落到實處。
金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羅科岐表示,委員大會發言政治站位高、民生情意濃、建議措施實,區政府將充分吸納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主動加強政治協商,自覺接受民主監督,專題研究,認真落實,對能夠在近期解決的,將責成有關部門迅速處理到位;需要在今后發展思路、發展戰略中體現的,將積極納入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暫時有困難的,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逐步進行突破,最大限度地把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吸收到政府各項工作的決策當中。
說問題----開門見山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不暢,發展信心不足,產業結構單一,市場競爭力低下,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全,資源整合能力不足,潛在風險多。九三金臺支社建議建立和完善支持合作社運行、風險管控機制,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構建“政府+企業+銀行+合作社+農民”的模式,實現資金運作、市場調研、產業發展、產品營銷、模式推廣一體化落實。
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淀了我國千百年來鄉村治理的智慧和經驗。“要健全新鄉賢工作組織機構,做實新鄉賢人才評定工作,建立新鄉賢動態管理激勵機制,在區政協設立新鄉賢界別,讓爭當鄉賢、尊崇鄉賢成為風尚”,來自西街的張衛軍委員在發言中說道。
提建議----直奔主題
“保衛藍天的初戰成功,絕不意味著霧霾從此俯首就擒!”代表第一調研組發言的張健委員語氣堅定,“應繼續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嚴懲生產與銷售不合格油品、機動車排放造假等行為。” 霧霾天氣多發、頻發,給老百姓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必須采取得力措施,切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確保藍天工程順利實施。但生態文明需要環境法治保障,環境法治建設成效直接關系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敗。因此,切實加強環境法治建設,尤為重要。
金河工業園要堅持“工業園區就是城市新區”的理念,高起點編制工業新城總體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城市建設規劃;按照“一區多園”模式,做大園區框架、做優經濟指標,申報金臺區省級經開區或高新區。在222省道以西,合理配置商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建設功能完善、彰顯文化風貌、體現生態宜居的產業社區,打造充滿國際高端氣息的“現代極”;在金陵河詩經文化風景區,再現《關雎》《蒹葭》《碩人》等情詩場景,融入詩經文化元素,打造穿越千年歷史的“歷史極”,把園區建成一座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城區。張龍委員在發言中說道。
話民生----句句良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針對擇校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劇增帶來的局部優質教育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矛盾,民盟金臺總支建議:全面落實學校建設布局規劃,預測學生的增長趨勢,提前謀劃學校建設,引導開發商樹立教育情懷、國家情懷和擔當精神,確保規劃區內的學校不“晚建”“小建”甚至“不建”;科學均衡配置教師,以學校的全面均衡發展破除擇校問題存在的基礎,從根本上消除擇校引起的上學難。
群眾最痛恨黑惡勢力,高強委員建議要廣泛發動,拓寬線索來源,警力下沉,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形成合力,建立公檢法聯合辦案機制,總結宣傳,鞏固掃黑除惡成果,對已辦案件快偵快訴快審,及早發出 “審判好聲音”,做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形成強大的震攝效果。
臺上,言辭懇切,真知灼見頻現。
臺下,凝神靜聽,激發廣泛共鳴。
這是協商民主的生動體現,這是委員參政議政的良策真言——
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活力、創新力、競爭力——
“讓政企溝通更順暢一些”“讓法治意識更強烈一些”“讓契約精神更多一些”……姚泓濤委員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發言,說出了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心聲。
一組組數字直指痛點,一個個分析深入中肯,一條條建議切中要害。從“六川河生態保護與利用”到“田園綜合體建設”,從“社區治理創新”到“食品安全監管”,從“推進就業扶貧”到“實施精準的產業扶貧政策”,委員們的發言,從各個角度對“四區建設”提出意見建議。
委員們的發言精彩,區委、區政府的回應鼓舞人心!——這是此次區政協委員大會發言的最強音。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