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會與時俱進,節奏快、安排緊,充滿了新時代氣息,處處透露出節儉、務實、高效,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倍感榮耀和振奮。”在寶雞市金臺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由衷地感慨。
減會務布置 加暖心服務
勤儉辦會,厲行節約,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給會務布置做“減法”。連續兩屆當選政協委員的姚軍峰感受到了今年會務布置的細微變化,不禁動情地說:“這幾天,大家在駐地吃的都是自助餐、家常菜,會場和房間布置也簡約簡樸,沒有多余的擺設,減少了浪費,特別好!”
“會議云”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這次會議采用了一站式云服務,“會議云”開設“微視點”“微客廳”“微互動”“微解讀”“微掃描”等欄目,會場外人員可以實時收聽收看會議實況,而會議中的各類通知、動態的一鍵發送也充分體現了“節儉辦會”。
厲行節儉雖然帶來會務布置的減少,但會議的質量沒有絲毫下降,會議組織更加嚴密周到。駐會醫療讓寒冬暖意融融。委員報到現場,3名醫務工作者穿著白大褂格外顯眼,這是本次會議專門成立的醫療工作小分隊,負責為委員免費體檢和提供大會期間的緊急醫療服務。微信平臺拉近委員距離。會前,區政協搭建了“金臺政協微會議平臺”,全程為參會委員提供手機微會議服務,方便委員簽到、了解會議議程與會務服務等相關內容。在微會議平臺上,委員簽到不到一分鐘。原來委員報到需要半天時間,今年被壓縮至2個小時,大大提高了會議效率。
減領導講話 加委員建言
讓委員做會議的主角。在1月15日召開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10名委員依次上臺,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掃黑除惡等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及其他區級領導在臺下認真記錄,仔細聆聽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在聽取委員發言后,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景耀平走到委員中間,動容地說:“委員大會發言材料雖然只有數十頁,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景耀平要求,區委、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委員大會發言所提意見建議,按專題進行梳理,嚴格交辦審核反饋程序;區委辦、區政府辦要將委員發言和提案一起進行交辦,限期予以督辦;各相關部門、各鎮街要認真吸收采納委員建議,經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核后全面認真地向區政協進行反饋;區政協要采取專題考察、專項視察等方式,對委員建議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確保委員建議落到實處。
分組討論中,領導講話的時間短了,委員們發言的時間長了。金臺區政協主席毛秋梅說,“政協委員處于團結合作、凝心聚力的第一線,我們力爭聽到每一位委員的心聲。”委員們也不再用表態式發言,而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真言實招。很多建議更有針對性,更接地氣,更有“泥土味”。李寶東委員建議在農村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加強保健品審批、執法,杜絕老年人上當受騙。龔濤委員希望區委、區政府給予小微企業更多的支持,讓它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減提案數量 加提案質量
會議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共提交提案154件,較去年增加12件。提案內容豐富,總體質量有所提升。大會提案組嚴格立案標準,集體評議審查,嚴把提案質量關,把17件內容過于簡單、缺乏可操作性的提案作為撤案辦理,把89件選題準、調研深、情況明、分析透、建議實的提案作為立案辦理。優中選優,減少提案數量,增加提案質量,為提案辦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減委員負擔 加履職氛圍
此次大會實行委員和工作人員“走會制”,沒有安排固定住宿房間,只安排了臨時休息室,在減少會務開支、減輕委員負擔的基礎上保障了履職效率。“作為一名農民委員,自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開完會后還能回家做飯、照顧家人,這一點非常好。”家在城郊的委員楊靜如是說。
《金臺地名故事》在會上精彩亮相,受到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是區政協組織有關人員,經兩年時間收集整理資料,編輯的一本內容極其豐富的地情專刊文化書籍,為委員提升自身素養,充分發揮履職能力提供知識支撐。
風清氣正專注議政。印制《會議須知》,會議期間嚴禁互相宴請,嚴禁一切不正當娛樂活動。“委員們一心參政議政,外出參加私人聚會的基本沒有,委員們參加會議和小組討論的出席率高,會場發言踴躍、討論熱烈,會場秩序井然,展示了清新的會風和良好的形象。”商貿財稅組召集人李寶東欣喜地說道。
減報告篇幅 加報告質量
文字材料全面準確體現大會精神。今年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經過主席會、常委會數易其稿,最終從7000余字壓縮至6000余字,沒有空話、套話,語言很精煉,文風很樸實,安排很具體。在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時既簡明扼要又有數據支撐,在談到2019年工作安排時既思路清晰有高度又求真務實有深度。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工作新使命,這次會議是政協委員開年第一卷,為全年工作開了好頭,也拉開了今年政協工作的帷幕。我們堅信,在中共金臺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廣大政協委員必將為聚焦追趕超越、推進“四區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注入最強大的政協力量。
(金臺區政協)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