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彥伶 文/圖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幸福鄉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如何讓農村天長藍、水長清、地長凈?省政協委員謝曉林將建言視角聚焦到農村人居環境方面,“村民環保、衛生意識相對淡薄,農村環境污染、垃圾污染現象嚴重,經費投入不足、治理反彈等現象突出,這些都制約著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
為了全面了解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問題,謝曉林委員深入商洛市調研。省兩會上,在提交的《關于加大投資加強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議》的提案中,謝曉林委員建議,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污水、垃圾處理收費試點和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營維護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資金保障體系;加大整治力度,將農村垃圾污水等污染處理納入工作范疇,切實解決點源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強化環境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活動,如定期開展環保知識大講堂進村入戶,不斷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建立長效機制,加強農村建設規劃,制定美麗鄉村改建藍圖。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