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周陽 李林蔚 記者 謝昊天)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蘇陜扶貧協助給我們村上的幫助,我現在既能在家門口務工又能顧家,幾十年種茶手藝還能掙不少錢,簡直像做夢一樣”。日前,在一次例行工作檢查中,南鄭區紅廟鎮羅帳嶺村的貧困戶李加發激動的向上級核查人員反復念叨著。在羅帳嶺村像這樣能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群眾越來越多,這些都與該村不斷深化三變改革息息相關。
羅帳嶺村是漢中市政協的包扶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467人,該村自實施“三變”改革以來,群眾通過勞務用工和土地流轉增加收入,實現了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
該村有茶園1700多畝,村兩委在如何通過茶葉增收致富上做起了文章。羅帳嶺扶貧互助合作社以蘇陜扶貧協作茶葉園區建設項目為工作契機,開展了統規統建、反包倒租茶園管護工作的嘗試,茶園建設初期,以農戶自己栽種、管護為主,群眾通過勞務用工增加收入;茶園形成以后,農戶統一承包給扶貧互助合作社,由扶貧互助合作社統一將規模茶園出租給有實力的加工企業。該村通過扶貧互助合作社與漢中秦山農業有限公司、陜西土密哥蜂業成品包裝廠、漢中巴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加強合作,年均收益分紅分別為10萬、1萬、1萬。
羅帳嶺村扶貧互助合作社借鑒外地成功做法,按照互利共贏、持續壯大、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原則,制定了扶貧互助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將扶貧互助合作社經營資金240萬元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折股量化(1元1股),脫貧攻堅期間人均享有股權30股。2018年資金投放后產生分紅收益7.6萬元,按照村集體30%、貧困戶60%、公益金10%的分割比例,貧困戶共計分紅45300元,人均分紅97元。
同時,該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爭取到蘇陜扶貧協助資金25萬元,自籌扶貧資金30萬元新建集中連片茶園80畝,實施老茶園改造202畝,支付農戶務工、茶園管護費44239元,帶動貧困戶30戶70人實現了人均增收632元。
該村扶貧互助合作社吸納浙江致富能人王思何加入扶貧互助合作社,2017年10月投資200萬元流轉30畝土地建成了靈芝菌種植園,帶動務工就業5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吸納從事建筑能人程運闊、周金國、田明洪加入扶貧互助合作社,組織部分村民為羅帳嶺村通組道路建設、村級衛生室、衛生廁所工程建設提供勞務服務,帶動務工就業6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
為了加快脫貧步伐,依托羅帳嶺村扶貧互助合作社,通過與企業共建共贏、建設電商品臺、吸納致富能人等方式,拓展了扶貧互助合作社的經營范圍,形成了企業合作帶動、產業發展帶動、務工就業帶動、園區建設帶動和產品銷售帶動新機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