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催人奮進、新思想引領作為。剛剛過去的一年,是華州政協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本屆政協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取得新成績的一年。
一年來,華州政協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工作的總綱,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區第一次黨代會和區委一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著力于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有新成效,著力于助推中心工作有新作為,著力于增進民生福祉有新舉措,著力于發展協商民主有新拓展,著力于深化團結聯誼有新境界,著力于夯實工作基礎有新進展。最大限度地用好政協話語權、匯聚推動力、畫大同心圓,奮進中創新,創新中發展,呈現出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蓬勃發展局面。
★★★十大新聞之一:
部署年度協商工作
3月7日,區政協一屆十一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2018年協商工作計劃》《2018年學習培訓計劃》《各專門委員會對口聯系區級部門(單位)和鎮(街道)意見》。
2018年,華州區政協聚焦建設“富裕、宜居、和諧、開放”新華州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按照“小切口、多層次、常態化”的原則,拓展協商領域,豐富協商形式。在全委會集中協商的基礎上,增加“專題協商、季度協商、重點課題協商、監督性協商”等協商形式,確定“營商環境提升、脫貧攻堅、污染防治、渭華起義紀念園建設”等協商議題。
★★★十大新聞之二:
《華州古今》出版發行
4月23日,區政協第一輯文史資料《華州古今》正式出版發行。
2017年8月區政協成立編委會,開始反復細致、嚴謹務實的編輯工作。在編輯過程中,不斷完善征集機制,創新征集方法,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第一輯文史資料《華州古今》的順利出版。
《華州古今》共計30萬字,包括“華州概況”“歷史風云”“當代新貌”“砥礪前行”“人物精英”“華州大事記”六大板塊。全書彰顯了華州豐富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區域優勢、優越的自然環境,是全面了解華州、關注華州發展的一扇窗戶。
★★★十大新聞之三:
積極反映社情民意
5月22日,市政協2018年第1期《社情民意》??“l我區政協社情民意信息。
《關于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建議》送省政協辦公廳、研究室,市委書記、市長、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等有關方面,供在工作中參考。此建議被市政協評為“年度優秀社情民意信息”。
★★★十大新聞之四:
建言打造好渭華教育基地品牌
區政協調研組實地察看渭華起義紀念園和渭華干部學院建設情況。委員們認為,區委、政府站位全局、審時度勢、迎勢而為,一批關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的好項目、大項目順利實施,深受社會各界贊譽。特別是在兩個被視察項目建設方面,創造了“華州速度”,建設理念超前,建設規模宏大,建設效果顯著。
委員們建議,要高度統一意志,集中精力把渭華教育基地品牌高質量打造好;要高標準規劃建設,確保建設區域每處設施長效致遠;要高質量挖掘歷史和文化內涵,使紅色教育和優秀文化資源相得益彰;要把紅色游和特色生態游有效結合,讓渭華教育基地更加令人向往和富有特色。
5月31日,區政協組織區政協委員、離(退)老干部代表、住華市政協委員等方面人士深入渭華起義紀念園和渭華干部學院調研。
★★★十大新聞之五:
市政協來華調研政協工作
吳蟒成在座談中,與住華市政協委員和區政協科級以上干部互動交流。他認為,華州區政協按照“講政治、講大局、講服務、講履職”的基本要求,圍繞中心,協商建言工作搞的好;服務大局,助推熱點問題解決的好;搭建平臺,委員主體作用發揮的好。
王強國匯報,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志在新跨越,華州區政協圍繞“四新華州”建設,注重工作創新,按照“小切口、多層次、常態化”的原則,增加“專題協商、季度協商、監督性協商”等協商形式,確定15個協商議題,將貫穿全年的提案辦理、電視問政與專題監督、民主評議監督有效結合,融合推進,不斷探索監督的新方式。
6月7日,市政協主席吳蟒成帶領調研組,來到區政協開展“新時代新作為”大調研大討論活動。
★★★十大新聞之六:
監督協商全域旅游工作
本屆區政協首次召開專題監督性協商座談會。委員們認為,本屆區委、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辦成了一些實事、好事、大事,全區人民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全域旅游打造方面,抓住了“華州特色”,突出了“華州風貌”,創造了“華州速度”。
委員們建議,要著眼長遠,理清發展全域旅游的戰略思路;要抓住關鍵,科學策劃全域旅游的重點項目;要集中全力,傾心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精品;要統籌兼顧,適時建設全域旅游的不同設施。形成的《關于全域旅游推進工作監督性協商的報告》被區委轉發。
7月18日,區政協召開全域旅游推進工作監督性協商座談會。
★★★十大新聞之七:
實地察看提案落實情況
8月22日,區政協調研組深入政協停車場、大棚香菇示范園、有機果蔬設施農業科技產業園等建設現場,實地察看住建、農業等部門的提案落實情況。
區政協依照屆初提出的“提案要精、審案要嚴、辦案要實、評案要優”的16字提案工作要求,促進“提案質量、辦案質量”的“雙提升”,提案在“四新華州”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帶案視察,區政協從一屆二次會議期間立案提案和建議案中,篩選了“修建鄉村公廁、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打通城區斷頭路”等6件提案和第三期赴青島學員建議案重點督辦。“提”“辦”雙方客觀實在談問題,話語中肯提建議,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協商交流。委員們認為,本屆區委、政府高度重視政協提案辦理和落實工作,一批關乎民生的提案得到落實。特別是政協停車場的建成使用填補了城區停車場的空白,有效提升了城市承載力。
★★★十大新聞之八:
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9月4日至6日,區政協視察組深入大明鎮、赤水鎮部分貧困戶家中、幫扶產業基地、移民搬遷安置點等地,實地察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每到一鎮,視察組分成兩大組六小組深入兩村,每村走訪貧困戶15戶,詳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和扶貧措施落實情況,主動征求貧困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與村書記、第一書記、貧困戶代表,及鎮班子和鎮有關方面負責人座談,共商助推全區脫貧工作事宜,整個過程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繼續做好產業規劃、有效把控產業風險、不斷加大資金扶持、切實增強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建議,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十大新聞之九:
調研污染防治工作
9月20日,區政協調研組深入渭華石渣廠、秦嶺山泉水廠、區鐵腕治霾指揮中心等地調研全區污染防治工作。
委員們認為,在“污染防治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兩大工作推進中,各職能部門思想重視、職責明確、措施有力、效果明顯。對鞏固治理成果,繼續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委員們建議提高政治站位,正確認識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意義;統籌科學規劃,不斷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治污降霾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有效落實;加強集中監管,發揮各盡其責、統一協調指揮的長效機制。
★★★十大新聞之十:
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12月26日,區政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暨民主測評大會。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7月份按照《協商工作計劃》專題調研的基礎上,12月10日主動向區委常委會匯報省市區政協“三級聯動”,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民主監督視頻會議精神和我區貫徹意見,形成《工作方案》。
依照方案,緊扣工作重點,把握時間節點,抓好工作落實。深入民營企業走訪和問卷調查,收集意見建議20條,在區政協優化營商環境暨民主測評大會上原汁原味的向各部門反饋,會上委員們對16個部門工作給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類別公平評價,現場提出意見建議44條,測評結果當場公布,形成的《關于2018年部門(單位)評議測評結果的報告》區政府區長、常務副區長批示要求,各部門照單認領。整改落實情況區政府正式文件予以函告。(通訊員 時偉鋒)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