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西安市政協主席岳華峰帶領政協委員就加強治污減霾工作開展專項視察。
歲月不居,時光流轉。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西安建設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西安市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人民政協職能作用,以高質量履職助推高質量發展,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作出了政協貢獻。
◆嚴守政治方向 筑牢思想基礎
過去一年,西安市政協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筑牢了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西安市政協黨組及時向市委請示重大事項、報告重點工作,切實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確保中共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政協全部工作中。
始終把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起來,組織多層次、全覆蓋、系統性的學習活動。始終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作為重要政治責任。認真傳達學習全國政協理論研討會精神,組織參加晉魯豫陜四省政協片區座談會、陜西省政協理論研討會,開展全市政協系統理論研討活動,征集匯編60余篇優秀論文,形成了一批理論成果,為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理論支撐,以思想政治引領促進工作質量提升。
◆服務中心大局 獻計追趕超越
過去一年,西安市政協緊扣全市中心工作,立足改革發展大局,科學謀劃和推進市政協各項工作,為助推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
西安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后,西安市政協圍繞發展“三個經濟”、借鑒六城市經驗、軍民融合發展、招商項目落地、戶籍制度改革等問題,開展70多次調研視察,召開50余次座談會,形成30多份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報送市委參閱,有效發揮了圍繞中心建言獻策的作用。
按照西安市委統一部署,市政協全力投入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工作。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學習并研究制定《政協西安市委員會關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推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集體民主監督實施方案,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秦嶺生態保護作為履職重點。市政協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全力做好15個包抓項目的整治工作。12名局級干部擔任項目組長,全面完成清查督導任務。130余名市政協委員聯名發起“保護秦嶺·我們一起行動”倡議書,積極參與秦嶺保護,產生良好社會效應。
為了更好地精準協商、靶向議政,市政協圍繞市委交辦的專項工作,精心組織,迅速行動,就西咸一體化建設、農村“三變”改革、一網通辦、高速公路“三化”、四改兩拆、城市道路灑水降塵等專題,詳細制定調研視察方案,采取“委員+專家+部門”“實地調研+座談研討”“專家講座+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斷提高調研質量,完成了60多份數據詳實、圖文并茂的調研報告。全年有13項視察報告獲省、市優秀調研成果獎,關于“硅谷硅巷硅灘”等33份調研報告,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轉相關部門、區縣和開發區閱研落實。
◆建言建到點上 議政議在關鍵
過去一年,西安市政協著力在精準選題、精準協商、精準落實上下功夫,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協商議政活動。緊扣全市中心工作,通過請黨政領導點題、向委員征題、與部門商題等方式,精選出黨政重視、群眾期盼、政協能為的22個重點議題,認真制定協商計劃,統攬全年協商工作,確保建言建到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
十四屆二次全會期間,市政協組織委員圍繞西安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大會發言、小組討論、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協商議政,整理了9大類28項80余條極富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報送市委、市政府。
全年工作緊扣全市追趕超越奮進年、營商環境提升年、招商項目落地年的要求,找準政協可以發力、有所作為的著力點,就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召開常委會議進行專題協商。認真開展前期調研,印發學習資料,邀請專家輔導,聽取市政府情況通報,組織大會發言,30多位常委、委員和專家提交了精心準備的建言材料,50多個部門結合實際提出建議,所形成的協商議政成果,被相關部門逐條研究吸納。
◆堅持履職為民 加強民主監督
履職為民是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西安市政協堅定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切實把人民政協為人民落到實處,使廣大群眾感到政協委員與自己很親、人民政協離自己很近。
委員們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提案線索,圍繞教育、醫療、就業、養老、食品藥品安全、公共服務保障等問題,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積極撰寫提案,理性務實建言。全年收到提案867件,立案786件。市政協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組織開展13次現場督辦活動,召開兩次區縣政協、民主黨派提案辦理座談會,舉辦一期提案辦理培訓班,進一步強化辦前優先協商、辦中跟蹤督導、辦后運用監督,發揮了政協提案關注民生、服務大局的作用。
全年編報社情民意信息29期,《建議完善校醫配置體制》《關于加強疫苗監管的建議》等5期被全國政協采用,《關于提高公共交通惡劣天氣應急處置能力的建議》《運用“民意大數據”防范意識形態與互聯網風險》等9期被省政協采用。市政協委員《關于修訂〈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建議》,獲得省委重要批示,被省上有關部門采納。
就“河湖長制”落實、“網格長制”管理、垃圾分類處理等民生熱點問題,市政協組織市、區縣兩級政協聯動開展機動式協商、點穴式監督、掃描式視察,共計800余人次參加了63次監督視察活動。推薦150名委員參與市直機關民主評議,18名委員擔任出租車行業“神秘人”、市公務員招錄監督員等,有效拓展了監督形式,強化了民主監督實效。
◆助推發展合力 提升履職能力
西安市政協注重發揮大團結大聯合優勢,廣泛團結聯誼,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助推西安發展強大合力。
堅持主席會議成員聯系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制度,采取定期走訪、會議協商等多種形式,通報工作情況,加強協調聯系,為黨派團體參政議政創造條件。加強與港澳臺僑人士的聯系,接待全國政協港澳青年團來陜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組織港澳委員開展調研視察,走訪僑資企業,加強溝通了解、增進同胞情誼。定期走訪慰問民族宗教界人士,專題視察市宗教場所文物保護,促進民族關系、宗教關系更加和諧。配合全國政協、陜西省政協和外地政協來西安調研考察131批次,交流經驗做法,宣傳推介西安。
發揮政協文史工作作用,征編出版《西安博物館》,提升政協史料館功能作用。《西安政協》會刊、網站、公眾號精心策劃,加大對十九大精神、改革開放40年、秦嶺生態保護和委員風采的宣傳力度,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深化對政協工作規律性認識,著力加強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兩支隊伍建設。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把加強學習作為提升委員政治把握能力和履職能力的重要工作,邀請全國政協、陜西省政協領導和專家教授,進行了7次專題輔導。委員們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奉獻愛心,77位市政協委員捐資1559萬元,以產業發展、植樹增綠、危房改造、解決就業、醫療健康救助、教育支持、捐款捐物、發放慰問品等形式,展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創新履職管理方式,加強“一網五系統”建設管理,升級換代門戶網站、上線委員履職APP、運用移動平臺發布調研視察信息、履職溫馨提示、會議掃碼簽到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政協工作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歲序易,華章新。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也是大西安追趕超越攻堅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西安市政協將牢牢把握人民政協新的歷史方位、錨定使命任務,集思廣益助發展,傾情履職惠民生,進一步開創西安市政協工作新局面。(張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