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何華
在近日召開的漢中市漢臺區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教育發展”主題,結合區情實際,從關注幼兒園建設解決入園難、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亂象等方面建言獻策,共商漢臺教育發展大計。
加強幼兒園建設解決入園難
“目前全區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遠遠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漢臺區政協委員王玲說,公辦幼兒園數量少、覆蓋面窄,民辦幼兒園因收費貴、師資不穩定、辦學質量參差不齊等現實問題,都制約了學前教育發展。
同時,王玲認為,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實施,漢臺區新生兒總量連續三年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需入園幼兒占比逐年提高,如果不持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擴資源、調結構、提質量,“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勢必將更加嚴峻。
王玲建議,政府應通過對人口增長的數據分析,積極著手規劃,在財政投入上加大對學前教育的傾斜力度,以緩解學前教育布點不足等問題。同時通過資金獎補、專項培訓等措施,鼓勵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探索幼兒園托管辦學模式,多渠道有效緩解入園難題。
重拳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亂象
校外培訓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共同構成了基礎教育體系。但近年來,校外培訓異?;鸨瑢е铝?ldquo;課內減負、課外增負”的現象,使得學生減負成為空談,家長經濟負擔沉重。
漢臺區政協委員周靜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學校教師在校外培訓機構兼職,課上不講,課后到培訓機構講,并誘導學生參加課外培訓班的現象仍然存在。同時,“應試教育”使孩子過早形成危機感,導致他們不得不選擇校外培訓班“加餐”提升。
如何整治?對此周靜建議,學校要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家長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政府要加大整治力度,重拳出擊,從源頭上規范培訓機構辦學。“治理亂象需要組合拳,學校、家長、相關部門都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多方合力才能給校外培訓‘降溫’,規范校外培訓機構。”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中小學生正處在心理、生理、人際關系都發生迅速變化的時期,神經高度緊張,心理困擾非常多。”漢臺區政協委員王建設在調研中發現,大多數獨生子女因其父母溺愛、嬌生慣養,獨立生活能力差、耐挫折能力差;偏遠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日常缺乏親情關愛,加之學習競爭壓力大,導致許多孩子出現厭學問題,這都是生理、心理知識嚴重缺乏的結果。
就如何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王建設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要將心理健康課設為必修課納入常規教學范圍;條件不成熟的學校,可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定期聘任心理專家給學生做心理健康講座輔導。同時,學校要設立心理輔導室,定期對學生做心理健康方面的調查和輔導活動,幫助他們樹立健康、自信、陽光的心態,健康茁壯成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