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戰利 記者 王萬斌 韓永國
2019年,咸陽市渭城區政協堅持“提案來自于民、協商于民、回饋于民”的宗旨,緊盯百姓事,追著問題走,精心開展“提案辦理走訪月”“回訪月”和“關注民生你我行”活動,有序推進提案辦理工作,全年共收到涉及民生類提案143件,立案84件,截至目前已全部辦復,辦復率100%,真正做到了群眾聲音有回應、提案件件有著落。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區政協通過舉辦培訓會,組織委員到貴陽、安康、商洛等地考察學習,幫助委員開闊視野寫出高質量的提案。其中,《關于將就業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方向的建議》的提案交辦后,區人社局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幫扶培訓”專項技能培訓,開辦家政服務、電工電子、烹飪技術等實用技能培訓班,先后舉辦“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會十多場,公益專崗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0人,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800余人,通過就業實現貧困群眾的穩定增收。
在省委、省政府作出西咸新區劃轉托管的決策部署后,針對渭城區10個街辦僅剩4個、城區面積僅剩7%的現狀,區政協委員高峻、楊豐收等提出了《關于發展“樓宇經濟”的提案》,這引起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并迅速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為渭城經濟發展、就業安置開辟了新的途徑。
針對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區城管執法局虛心采納委員建議,創新實施“街長制”,推行垃圾分類、“共享單車”治理新模式,推動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細化發展。并引入北控公司開展環衛一體化合作,在全市率先完成環衛體制改革,為咸陽市成功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和“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貢獻了渭城力量。
針對委員提出的《推進智慧養老產業的建議》,區政府列支智慧健康養老專項資金,加強養老網絡體系建設,建成中心敬老院1家、日間照料中心5所。在此基礎上還建成智慧健康養老指揮中心和智慧養老服務云平臺,整合民政、公安、衛生、街道、社區等資源,推進“智慧養老”社會化、體系化協同管理,為老人提供智能終端、社區護理、家庭物聯、醫療就診、健康護理等“醫護養”一體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為此,渭城區被工信部評為健康養老示范區,4個街道辦事處被評為健康養老示范街道。
為落實《加強城區吸毒人員管理的提案》,區政府投資200余萬元建成了集“身心治療、人格修復、體能訓練、教育轉化、技能培訓”于一體的渭城區強制隔離治療中心,先后收治病殘吸毒人員120人,轄區治安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了9.3%,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此外,區市場監管局針對委員提出的加強流動餐飲攤點安全隱患監管的提案,制定出臺了流動餐飲攤點“六統一”監管辦法,使轄區流動餐飲攤點整體經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針對委員加強社區健身場所建設的提案,新興辦、文匯辦先后開展大排查,及時更新修復文化健身器材設施,給廣大市民提供了安全優質的健身活動場所。《打造小微金融“特色名片”》《弘揚傳統文化的調查與思考》《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件件聚焦群眾關注熱點的提案,都凝結了每一名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隨著這些提案的辦理落實,不僅為渭城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匯聚了磅礴勢能,也進一步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