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陶怡秀
□記者陳雪文/圖
“我見過很多次,尤其是醉酒人員追著我們急診科同事滿院子跑。”從醫近30年,省政協委員、漢中市中心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陶怡秀對近年來醫患矛盾升級和暴力傷醫事件不斷增多感到憂慮。
陶怡秀清晰地記得,上世紀90年代,她剛當兒科醫生時,這樣的現象并不多見,“那時候打人事件很少”。陶怡秀坦言,2019年民航總醫院楊文醫師被砍傷致死事件,讓她對醫患關系有了更多思考。《建立嚴格保護醫護人員的體制、法規》《有關推動醫療責任保險工作的提案》,是她今年參加省兩會帶來的三件提案中的兩件。
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全民醫保大大減少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陶怡秀說,超出報銷范圍的大多發生在大病、重病、特殊病情中,而這些病需要的進口藥、內植物恰恰很昂貴。很多患者就醫時不僅承受著巨大的經濟負擔,還對醫療效果有著過高的期望值。“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是我們醫師執業精神的寫照,但有時也會無力回天。”眾多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導致醫患矛盾不斷升級。
其實,早在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委就發出了《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刑法修正案(九)》也將“醫鬧”入刑,但“醫療暴力零容忍”并未落到實處。陶怡秀說,醫鬧傷人事件的發生,“對醫護人員傷害太大了”,很難想象醫者辛勞自危會有怎樣的后果。為此,她建議出臺更加嚴格的保醫法規,確保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
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再次提及“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這讓陶怡秀很期待。“醫療責任保險”是緩解醫患關系的制度層面設計,國家明確要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統一組織推動各類醫療機構,特別是公立醫療機構實現應保盡保。陶怡秀說,直到現在,醫療責任保險的覆蓋率還遠遠達不到國家所要求的標準。
“政府部門要積極協調醫調委、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三家聯動,做到事前組織、事中協調和事后監督。”陶怡秀建議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醫療責任保險,通過“調保賠”模式,積極穩妥化解醫患矛盾,合理合法處理醫療糾紛。如此一來,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將會有根本性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也會變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