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博
“提高公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要結合實際,建立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的部門協調機制。”
“重點抓好朱鹮棲息地濕地修復和保護工作。”
……
3月26日,銅川市政協副主席馬登科帶隊舉行年度首次提案調研活動,圍繞“疫情之下如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問題建言獻策。
此次調研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國政協《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從我做起——致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的倡議書》發出后,銅川市政協有針對性的一次調研活動。
在銅川市耀州區朱鹮野化放飛基地,一只白色的朱鹮盤旋飛翔,頻頻向調研組一行靠近。“朱鹮喜歡與人親近,它在向咱們打招呼呢!”市政協常委張北社介紹說。
朱鹮是銅川市一張生態名片,自2013年在銅川野化放飛至今,種群數量已達到147只。銅川已成為秦嶺以北朱鹮野外繁育馴化的成功范例。
在調研過程中,耀州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站長王華強反映的情況引起了委員們的注意。據王華強介紹,朱鹮冬季覓食困難,每年投食所需飼料費用較大,但一直沒有經費保障,這樣下去可能留不住朱鹮長期在銅川棲息生存。
針對朱鹮保護問題,委員們展開激烈討論。市政協常委王栓興認為,朱鹮是國寶,“不要守著金飯碗要飯吃”,可以嘗試采用“認養”模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支持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積極探索出臺地方保護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辦法。
市政協委員屈紅衛、耀州區政協委員王增行同時建議,要確保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積極爭取中省野生動物保護項目資金,確保朱鹮有足夠的“口糧”。
談及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市政協委員劉跟年認為,野生動物保護必須重視森林的自我修復能力建設,涉林重大建設項目開工前,一定要做好生物多樣性論證。“人類不當‘光頭強’,才能還野生動物安穩的家。”劉跟年說。
市政協提案委主任王曉宏則建議:要充分借助各種保護組織和志愿者的力量,形成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野生動物保護新局面。
疫情發生后,銅川市緊急叫停了一切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實行嚴格的野生動物管控措施,開展專項打擊行動,野生動物經營公開市場實現“零交易”。但全面“禁食”后從事合法野生動物養殖的農戶如何平穩轉型過渡,又成為委員們思考的新問題。
梅花鹿養殖戶李衛偉向調研組反映,由于疫情原因,公司停止經營活動封閉管理2月有余,鹿茸全部積壓,資金周轉困難,養殖費用還在不斷增加。“如果關停,動物活體如何處理?”李衛偉為難地說。
市政協常委張北社建議,堅持“保護優先、規范利用、嚴格監管”的基本原則,對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相關部門要按照“一戶一策”確定幫扶措施,給予相應經濟補償和產業扶持。
耀州區政協委員、區疾控中心副主任李玉娥則認為,在“全面禁食”的同時,必須聯防聯控掌握野生動物種群及變化情況、攜帶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情況,嚴密監控“人畜共患”問題,把握疫病防控的主動權。
“委員們的建議直指問題,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市政協副主席馬登科希望委員們繼續鍥而不舍跟蹤相關問題,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朱鹮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對獵捕和殺害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切實把禁止非法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