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漢陰縣政協主席史正林,副主席王生林、符清野、廖靈君分別帶領四個調研小組共40余人,圍繞全縣復工復產工作開展調研和專題協商,協調紓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縣委常委、副縣長黃邦平參加協商座談。
“兵分四路”進現場 “八到八看”察實情
“這次調研是縣政協在前期收集反映3期社情民意的基礎上,安排的年度首個調研協商課題,凸顯了推動復工復產在全縣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家一定要察實情、找短板、出實策”史正林指出。
縣政協主席史正林調研漢陰美食街商鋪。
“要到鎮到村到企業到社區到工地到項目到市場到餐廳,看農業看工業看商貿看流通看行業看地產看防控看餐飲。”上半天,四個調研組按照“八到八看”要求,分別對文景新天地購物中心、紅星美凱龍家居生活廣場項目、縣中醫院綜合住院樓建設工地、澗池種植產業園等12個點進行了調研。
“防疫物資準備充足嗎?復工復產的情況如何?”“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調研組走進企業生產車間、項目工地、銷售大廳、種植園區,詳細了解了企業的辦公環境、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人員到位和生產恢復等情況,征求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50余條。
協商座談建真言 “八抓八強”聚共識
下午4點至6:30,在各調研小組緊鑼密鼓的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縣政協復工復產專題調研協商座談會召開,調研組全體成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60余人參加。
“農業生產發展向好,工業生產秩序恢復,商貿流通和餐飲回暖,勞務輸出有力有序,市場供應充足趨穩。”委員們充分肯定我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縣政協召開專題協商座談會。
委員們指出,調研中發現企業和群眾對于疫情“怕”的心理普遍存在,全面復工復產的信心不足,加之宣傳不到位、復學延遲、企業復工成本增加、復工鏈條有斷層、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進嚴重滯后、大眾文化娛樂行業復工慢、社區工廠招工難、農家樂復工50%等多因素疊加,我縣離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還需要開動腦筋、開足馬力,全面加速推進復工復產工作。
“復工復產的短板在哪?需從哪些方面再發力?”縣政協委員武衛國、鐘華、張世州、唐志慧、張代平、楊維剛、韓丹、歐定忠、吳路平、李東升、張玲玲、沈桂芝、石燕、楊曉琴、李鵬、熊兵等先后踴躍發言,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展開對話協商,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見建議。
隨著協商座談中的積極建言、深入交流,大家對做好復工復產工作的思想共識進一步凝聚,措施辦法也更加明確。史正林系統總結為“八抓八強”,即要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月18日重要講話精神,做到抓領導強主導、抓關鍵強防控、抓共識強信心、抓宣傳強人氣、抓項目強帶動、抓調度強運行、抓扶持強質量、抓改革強服務,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
“五個帶頭”齊發力 行勝于言促落實
調研協商中,縣政協委員不僅對全縣工作建言謀策,也對發揮委員作用助力復工復產吹響了“沖鋒號”,要求全體委員帶頭提振信心、帶頭宣傳政策、帶頭引導輿情、帶頭消費購物、帶頭助企服務,委員們一致認同并付諸行動。
黃邦平在協商座談時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縣政協委員在縣政協黨組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從當好“五大員”助防疫,再到這次的“五個帶頭”助復工,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全體政協委員的卓越貢獻表示感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肯定委員們的真知灼見,一定盡快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必將有力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作用發揮關鍵處。活動結束后,史正林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到文景新天地自助餐廳自費用餐,以實際行動增添市場活力和生機,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企業和群眾好評。(姚富軍 徐波)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