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白為
商洛市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服務平臺建設運行以來,委員依托建言獻策平臺,聚焦政府重點工作、政協專題協商、社會民生熱點、經濟發展重點等,充分建言議政、盡智獻策,有效破解了委員履職受時空限制的難題,推動了委員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使服務平臺成為了委員履職的“樞紐站”、政協履職的“好幫手”、黨政決策的“智囊庫”、社會各方的“咨詢臺”、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助推器”。
近年來,商洛市政協著眼于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職工作新特點、新要求,以委員建言獻策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大膽創新實踐,搭建服務平臺,健全保障機制,聚焦議政重點,不斷在推動委員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實現政協履職工作提質增效。
做好“三個明確”搭建委員履職新平臺
商洛市政協積極創新履職方式,探索委員履職新途徑,不斷提升委員履職效能。
——明確機構設置。在商洛巿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縣區兩級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服務平臺相繼建立,確定科級機構建制,一次性解決人員編制45個(其中市上10個、縣區各5個),為充分發揮建言職能奠定了基礎。
——明確職能定位。依托服務平臺網站,在線開展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互動交流、提交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信息,為委員履職創造了條件。
——明確工作要求。委員通過線下考察調研,線上討論交流、提交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信息,經認真梳理匯總后,呈送黨委、政府,反饋相關部門,全面記錄委員履職實踐。
建立“三項機制”加強服務平臺運營管理
按照“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原則,商洛市政協制定了平臺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流程,確保服務平臺有效運行。
——建立信息發布機制。通過建言獻策服務平臺,及時發布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中省市政協工作動態等相關資訊,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建立建言議政機制。商洛市政協把委員的日常履職、資政建言與平臺發揮作用連接起來,引導委員圍繞政協確定的重點協商專題、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議政建言、提出真知灼見,為委員履職提供了便利渠道。
——建立建言辦理機制。充分發揮服務平臺建言方便、聯系密切、討論廣泛、集思廣益、反饋及時等優勢,將信息收集、建議梳理、反饋辦理相銜接,為建言成果有效轉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突出“七個聚焦”充分發揮服務平臺作用
商洛市政協把政協“搭臺”和委員建言有機融合,積極引導委員通過平臺網絡開展議政建言、征集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助力議政建言提質增效。
——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建好言。緊扣民營經濟發展、工業集中區建設,提出意見建議37條,為推動全市穩增長提供了決策參考。
——聚焦委員履職活動建好言。緊扣“委員活動日”、主題協商等履職活動,梳理意見建議10大類170條,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提高了委員履職的積極性。
——聚焦脫貧攻堅建好言。緊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機制保障、脫貧攻堅政策機制保障專題聯動監督,提出意見建議130條,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3份,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民生福祉建好言。緊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小區物業管理等社會民生,征集意見建議23條,一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聚焦社會熱點建好言。緊扣中心城區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等政府重視、社會關注的重點工作,征集意見建議5大類26條,為創國衛等重點工作貢獻了“政協智慧”。
——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建好言。緊扣農貿市場建設管理等社會民生熱點,征集意見建議18條,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予以認真采納和積極落實,有力助推了民生改善。
——聚焦自身建設建好言。緊扣政協黨的建設、委員履職能力提升、機關干部素質提高,廣泛征集意見建議16條,為扎實抓好政協自身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據了解,商洛市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服務平臺建設運行以來,委員依托建言獻策平臺,聚焦政府重點工作、政協專題協商、社會民生熱點、經濟發展重點等,充分建言議政、盡智獻策,有效破解了委員履職受時空限制的難題,推動了委員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使服務平臺成為了委員履職的“樞紐站”、政協履職的“好幫手”、黨政決策的“智囊庫”、社會各方的“咨詢臺”、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助推器”。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