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龍
2019年,在中共神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神木市政協總結經驗,堅定信心,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助推神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神木市政協主席高云霄帶領部分政協委員視察大保當小學
聚焦雙向發力,加強民主監督,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更加凸顯
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集思廣益全面協商。在市政協一屆三次會議期間,引導委員通過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分組討論等形式,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盤活做精存量、做強做優增量”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全市中心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提出意見建議300多條。會上4名委員分別圍繞打贏掃黑除惡攻堅仗、城市邊界文化建設等作了大會發言,積極回應黨政關注和群眾關切。
聚焦大保當新區建設,集中優勢重點協商。讓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再次走出機關,走進基層,用視察+協商的形式,圍繞建言“大保當新區建設”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對大保當新區建設提出了“鎮園一體,產城融合”,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加強城鎮治理,把好生態紅線,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現代物流等真知灼見。
聚焦營商環境優化、平安神木創建,加強聯動監督協商。配合省政協圍繞營商環境優化開展三級聯動民主監督協商,并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認真落實省政協《關于赴榆林、延安開展平安陜西建設民主監督調研的實施方案》精神,組織委員深入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部門單位,就“平安神木”建設進行民主監督調研,形成《筑牢和諧之基》的調研報告,為省市相關工作聯動推進提供了決策參考。
聚焦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和全市政風行風改善,發揚民主務實協商。將年初立案的151件提案及時交辦,并通過以實地視察和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領導領銜督辦、媒體督辦等形式,切實將協商貫穿和滲透到提案辦理的全過程,有效促進了提案的辦理轉化落實,辦復率達到100%。精心選派委員擔任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的特邀監督員,參與市委市政府對部分黨政部門的政風行風評議和考核考評,對相關部門單位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依法行政起到了良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神木市政協主席高云霄帶領部分政協委員視察 大保當新區建設
堅持團結民主,廣泛凝聚共識,政協工作更具有時代特色
正面宣傳、擴大影響。全年共編發《政協信息》25期,編輯出版《神木政協》雜志7期,及時更新市政協網站信息200多條。在電視臺、新聞網、《神木報》、《各界導報》等各級各類媒體上刊發新聞稿件和理論文章200多篇,被榆林市政協授予“2019年新聞宣傳發行先進單位”。
文史精品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經過一年的專人專為、精雕細琢,成功推出了《神木之最》《神木明長城》《神木作家自畫像》《韓壽萱文存》《此心安處是吾鄉——神木美麗鄉村》《神木老照片》等6部文史資料,計150萬多字,1000余幅圖片,切實做到用文史資料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社情民意廣集民智、服務群眾。全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0余條,經整理后編報了11期《社情民意直通車》,及時把各界群眾的呼聲傳遞給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為黨政領導準確研判社會輿情、科學民主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調查研究監督視察、資政建言。堅持以專委會和各民主黨派支部為調研主體,按照市內調研座談、市外學習考察的調研方式,分別圍繞小區物業管理、社會養老等課題開展深入全面的調查研究,形成了《助推醫養結合平臺共融,加快社會養老體系建設》《立德樹人全面育人》《因地制宜統籌發展求異存同揚長避短》等8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其中,《多方聯動,同向發力,別讓“未來”失落在今天——關于預防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調研報告》獲得了省政協系統“2019年下半年度優秀調研成果獎”。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自身建設,新時代基層政協的新樣子欣欣向榮
不斷提高政協“兩支隊伍”履職能力。在堅持將黨組學習、常委會學習、主席會學習、機關集體學習、干部網絡學習教育等制度落到實處的同時,舉辦“政協大講壇”2期,在浙江大學舉辦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1期,進一步提高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的理論素養,履職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不斷加強和改善政協機關作風建設。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進一步完善理論學習、黨的建設、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不斷強化“三項機制”運用落實,特別是通過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進一步做到精文簡會,同時重點對機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經過一系列加強作風建設的有效舉措,機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機關服務效能得到顯著提高。
新的一年,神木市政協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穿于政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把神木建設成為“黃河‘幾’字彎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示范市”凝心聚力、努力奮斗。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