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雪 文/圖
全年開展調研視察活動43次,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協商會議23次,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協報送建議案、調研報告、建議書、信息共75篇……這一串串數字背后,是延安市政協2019年凝心聚力履職盡責的成果,更是助推延安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延安市政協主席薛海濤陪同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調研南泥灣開發建設工作
◆圍繞中心助發展
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役,也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延安市政協多層次調研協商、多方面建言資政。2019年,延安市政協主席班子成員帶領專委會負責人、政協委員,每月進村入戶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形成專題調研報告7篇,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獻計出力。政協機關包扶的延川縣甄家灣村,依托傳統村落資源,深化“三變改革”,發展民宿和影視經濟,群眾收入和集體經濟實現雙提升。圍繞延河水污染防治、城區大氣污染治理、生態環境建設等重點議題,市政協多次開展調研協商,提出了提升污水處理能力、補齊大氣治理短板、推進國土綠化等意見建議,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延安貢獻了政協智慧。
為全面了解人居環境整治現狀,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縣區政協和市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深入6縣區聯動調研,經常委會協商形成《關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充分采納政協意見建議。與市政府召開的第十六次聯席會議,繼續圍繞人居環境整治議題面對面協商,形成建議案,助推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圍繞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兩篇文章,常委會聚焦新經濟發展專題,組織經濟界委員深入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創業創新空間,調研新經濟新業態發展現狀,協商形成《關于新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助推新經濟做大做強。圍繞設施農業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和“十四五”規劃建議等專題,扎實開展界別協商,提出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統籌市域紅色旅游資源、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等意見建議,在助推經濟轉型發展中展現了政協擔當。《關于設施農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關注,相關建議得到農業部門采納落實。與省政協聯動開展“數字經濟”、外商投資便利化、天然氣開發利用等調研活動,提交專題調研報告。組織政協離退休干部開展“走基層、看變化、促發展”調研視察活動,助力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中小學科技教育實踐、醫養融合發展、城鎮低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包裝飲用水質量安全、市區集中供熱……貼近民意,是延安市政協確定協商議題和開展調研視察的重要標準之一。提出的學校與科技館資源共享、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養融合項目建設、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化飲用水檢驗、推進城區集中供熱等意見建議,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展現了政協作為。配合省政協圍繞中醫藥事業發展、創新發展素質教育、促進體育事業發展、嬰幼兒看護服務、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議題開展調研,市政協提交大會發言、調研報告5篇,實現了省、市、縣政協聯動履職。
此外,圍繞緩解市區停車難、中小學禁毒教育、城市環境整治、餐廚垃圾處理、公安機關執法辦案中心建設等議題,市政協還深入開展對口協商,形成加快停車場建設、做好吸毒青少年幫教管理、推進垃圾分類、建立餐廚垃圾處置體系、推行執法辦案智能化等意見建議,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聲出力。其中,《關于緩解城區停車難的調研報告》《關于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的調研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建言成果實現有效轉化落實。
延安市政協舉辦政協委員培訓班
◆民主監督見真章
察實情、謀實招、建諍言。五屆四次會議以來,延安市政協立案提案363件,辦復率達100%。持續推進主席會議集體督辦、主席班子成員領銜督辦、專委會協辦工作模式,加大督辦頻次和力度,推動提案辦前、辦中、辦后協商監督全覆蓋。評選優秀提案和提案辦理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充分調動委員、承辦單位的積極性,促進提案建議轉化為現實成果。
關于“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提案,所提建議在稅費減免政策中得到體現;“關于互聯網+蘋果產業后整理”的提案,助力蘋果產業后整理加快實施;“關于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提案,助推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關于在市區全面落實‘車讓人’”的提案,所提建議得到較好落實;“關于全面推進醫療救助保險”的提案,所提建議納入醫保救助政策;關于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治理中介機構亂收費、加強子午嶺生態環境保護、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方面的提案,集中反映群眾意愿和期待,真正發揮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生改善的作用。
人民政協要扎實推進民主監督,善監督、真監督。為了把政協民主監督作用發揮好,延安市政協積極探索創新民主監督形式。首次將民主監督議題納入年度協商計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平安延安建設議題開展民主監督活動,形成專題監督報告。研究制定《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探索建立“民主監督建議書”制度,形成消除道路安全隱患、加強物業管理、優化新區公交線路等監督建議書7份,相關部門及時辦理回應,民主監督實效明顯提高。市政協在省政協全會分組討論會、理論研討會上作民主監督專題發言,受到省政協充分肯定。
小切口選題,短平快反映。2019年,延安市政協全年編輯社情民意信息21篇,突出“監督性”特色。《關于緩解城市停車難的建議》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公安交警部門及時回應辦理情況;《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實踐工作的建議》,得到省政府領導關注批示,有關意見建議正在辦理落實中。
在電視問政、水價調整聽證、掃黑除惡意見征詢、審判旁聽等評議監督活動中,也能看到延安市政協委員的身影。2019年,延安市政協選派委員50多人次,參與黨政部門負責人述職評議,擔任行政執法行業特約監督員,委員面對面評議、實打實監督,協助黨政部門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凝心聚力。
延安市政協組織機關干部到棗園學習。
◆凝聚民意增共識
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本質要求,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重要特征。延安市政協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匯聚起全市追趕超越發展的最大正能量。
2019年9月18日,延安市政協召開全市政協系統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座談會,引導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工商聯和縣區政協,深入學習研討延安時期協商民主和統一戰線歷史,認真總結延安政協履職經驗,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大局觀,共同踐行時代使命。舉辦的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征文、書畫展等系列活動,增進了社會各界對人民政協事業的了解和認同。日常工作中,延安市政協堅持走訪慰問民主黨派、工商聯機關,邀請參加協商議政活動,團結共事的良好局面更加鞏固。
2019年8月,延安市政協舉辦全市政協系統第五屆“軒轅杯”乒乓球友誼賽,引起熱烈反響。參加省內外政協系統文體交流活動,不僅豐富了聯誼形式,深化了聯誼內涵,團結統戰功能也得到了增強。
文史編纂工作有了新進展。收集延安時期“三親”資料300多萬字,組織文史專家赴北京、上海、南京、臺灣等地搜集明清、民國延安府州縣志,由市政協整理匯編的《延安舊志輯刊》10冊已經付印,首部《延安政協志》啟動編撰。不斷調整完善政協文史館布展方案,以文史交流促進合作發展。
全市政協系統整體履職水平明顯提升。不僅配合參與全國政協、省政協組織來延調研視察活動,還推行重要議題聯合調研視察、同步協商建言,市縣政協開展聯合履職活動22次。完善政協組織聯動機制,促進多層面工作協作。
2019年7月24日,延安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第一次理事會暨成立大會在市政協召開。延安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聯合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在4個縣區開展精準扶貧活動,組織部分政協委員開展送醫送藥、送教、送文化下鄉活動,關愛救助弱勢群體,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延安市政協組織機關干部到學習書院學習。
◆提升素養展風采
“我們對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2019年11月22日,延安市政協舉行政協委員及政協系統干部培訓班,讓委員們收獲頗豐。
為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延安市政協持續推進學習型政協建設,健全集體學習研討交流制度,黨組班子成員帶頭領學講課作表率,廣大委員、政協干部依靠學習增強履職能力成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行委員多層次、常態化學習培訓模式,組織委員分批參加全國政協和省政協學習培訓60多人次。
2019年召開的各專委會全體會議,在延安市政協歷史上尚屬首次。為加強專委會建設,延安市政協建立專委會年度全體會議制度,組織界別委員與對口協商單位協商年度工作要點,精準對接協商議題,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行職責創造條件。健全“專委會+界別”工作機制,主席班子成員和專委會定期聯絡走訪界別委員,引導委員密切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更好體現界別特色、發揮界別優勢,推動專委會工作創新發展。
時光雖流轉,然而延安市政協傾情履職的印記卻深深地烙印在延安追趕超越的偉大征程中。2020年,延安市政協將在中共延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繼續同心同行、砥礪奮進,為延安追趕超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