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菁
23篇大會發言材料,17次黨組會議,16次主席會議和4次常委會議,141件提案,4次專項集中監督,4次專項視察,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50多個,征集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見建議70余條……
這些點滴數據的背后,折射出未央區政協一年多來不平凡的履職足跡。
無論是圍繞“六個聚力”中心工作,還是聚焦脫貧攻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未央區政協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向同德,不斷提升新時代政協履職新境界,展現了新時代政協為民履職的新樣子。
◆強黨建重學習
制定下發《關于區政協黨組成員聯系委員小組(黨員)負責人和民主黨派,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工作的實施方案》,同時在12個委員小組中設立了黨小組,建立“雙重聯系”實現“兩個全覆蓋”。
以“政協學習深化年”為載體,根據“一二三四五”的區政協學習總體安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組書記現場講黨課、委員履職培訓班、專題講座、“不忘初心當委員、牢記使命建好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賽詩賽歌會”“四個一”活動等,全力推動學習型政協建設。
◆助發展聚合力
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和綜合環境治理”“最多跑一次”“優化營商環境”“健康未央建設”等開展季度協商;緊盯“平安未央”“稅務征管作風改進”“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升行政效能”開展專項監督;聚焦“大棚房整治”“黑臭水體排查”“重點項目落實”“基層政權建設”等開展專項視察……
一年來,未央區政協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治理的基層實踐,集中協商成果豐碩、重點協商規范有序、季度協商契合民心,不斷加強完善“雙向發力”機制,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把思想政治引領落實到履職工作各方面,不斷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區鼓勁加油。
同時,區政協還充分發揮協商民主工作室作用,對設立的13個協商民主工作室集中開展專項督導,各協商民主工作室共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政情通報、調研座談等活動40余次,征集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見建議70余條。
◆彰顯為民情懷
一年來,區政協常委會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切實把履職為民“具體化、實踐化、行動化”。開展4次“感知冷暖、貼心關懷”社區傾聽服務活動,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50多個;組織開展4次“支持小微企業人才服務后援團”服務活動,給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堅持每月一次到貧困村灞源鎮灞源街村督導脫貧攻堅工作,結合村產業發展實際,在未央新北城蔬菜批發市場設立了灞源酸漿豆腐銷售點,幫助幫扶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區政協多形式搜集、多渠道征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文史資料稿件220篇,圓滿完成了區政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史資料專項征集工作。編輯出版了《共和國輝煌之未央視角──我眼中的未央70年(上下冊)》《未央大地滋養的秦腔音樂女才子姜云芳》《政協十一屆委員會履職紀事2019年卷》共約90萬字的文史資料專輯。
◆抗疫情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區政協常委會把提高政治站位體現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行動中,機關干部與政協委員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實防線。
全體總動員,全部在一線。我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啟動后,區政協從主席到機關干部,立即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全體總動員,全員停止休假,全部到崗,進入一線戰斗位置。同時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一封信;區政協黨組下發通知,請共產黨員亮身份,帶好頭,做出樣子;啟動區政協機關應急戰時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會議召開后,區政協再次作出安排,要求各委員小組積極組織動員政協委員,為全區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貢獻政協力量。
傾非常之心,聚非常之力。疫情發生后,區政協委員們紛紛行動,以空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責任感、使命感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區政協委員、西安城北醫院董事長武濤組織全院力量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實施,先后承擔醫學留觀人員600余人,確保防控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全區政協委員累計捐款逾1000萬元,捐贈消毒酒精2.6萬余桶、口罩1.8萬余只。
未央奮進正當時,不負韶華再出發。新的一年,未央區政協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同德,銳意進取,不斷開創人民政協事業新局面,為未央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區作出更多政協貢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