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
2019年,寧強縣政協緊扣全縣改革發展大局,認真履行政協職能,廣泛凝聚各界共識,各項工作有序高質推進,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寧強縣政協主席張鈞帶領部分委員視察大安污水處理廠、石棉礦植被修復等中央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強化政治引領筑牢思想政治基礎
縣政協黨組把維護核心、凝聚人心、不忘初心作為政協工作的立足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學習、研討60余次,構建常態化學習機制。增設了縣政協機關黨組及5個專委會黨小組,將委員全部編入各專委會,將中共黨員委員編入各專委會黨小組,實現了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落實黨組成員聯系政協常委制度,引導各民主黨派、縣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方向。
服務中心大局建言資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縣政協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履職的基本遵循,把實現和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履職出發點,積極開展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協商、監督、議政活動,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凝聚“政協智慧”、彰顯“政協作為”。
政治協商有序進行。抓好一年一度的政協全體會議協商、每季度一次的常委會議協商、每月一次的主席會議協商,不定期開展專題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和界別協商。召開了縣政協十屆三次全體會議,5次常委會會議、13次主席會議、13次專題協商會議,先后就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優化營商環境、黨風廉政建設等進行了專題協商,提出意見建議148條。
民主監督有效推進。全年立案提案167件,采取委員全員參與、視察提案全面覆蓋,開展面對面專題協商提案辦理16場次,提案辦復質量不斷提升。召開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民主監督協商會,向有關部門反饋意見22條,提出改進工作建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7條,編發《委員建議》3期,有關信息被縣委批轉,責成相關部門承辦,使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參政議政有聲有色。組織委員先后就全縣環保督查整改、醫共體運行、破解“執行難”等問題深入開展調研視察,形成專題報告3篇。積極爭取省、市對寧強縣工作的關注支持,提交省、市政協會議提案9件,參加了省政協“推動中藥產業振興發展”月度協商會議,提出秦巴山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建議4條,提交的《支持中藥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議》被編入會議交流材料。
發揮政協優勢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縣政協主席、副主席出席指導脫貧攻堅戰區工作會議53次,爭取扶貧項目19個,協調解決問題54個,落實扶持資金110萬元。縣政協機關認真履行扶貧職責,組織召開包聯陽平關鎮幫扶單位聯席會議11次,落實資金50萬元。搶抓蘇陜扶貧協作機遇,邀請南通市港閘區政協來寧強開展對口扶貧工作,落實項目5個,爭取幫扶資金20萬元。動員委員資助貧困大學生100余名,廣大委員在產業帶貧、捐資幫貧、助學濟貧、送醫扶貧等方面動真情、扶真貧,涌現出了一批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最美政協人。
彰顯政協擔當助力戰“疫”走在前
面對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縣政協一班人深入鎮村、醫院、車站、路口、交通卡點等防控一線,督查指導疫情防控,幫助鎮村研判防控重點,協調解決物資保障。縣政協機關對自身和所包聯鎮村認真摸排,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組織機關干部捐款10800元。全體委員積極響應號召,累計捐款39.12萬元,他們不僅立足本職崗位用真情義舉馳援抗疫一線,還通過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政協委員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責任擔當。
強化管理服務激發委員履職活力
以政協專委會和學習聯絡組為紐帶,督促委員積極開展“四個一”履職活動。強化履職考核,對委員參加政協會議、協商議政、視察調研、學習培訓和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職活動實行量化打分,根據打分結果評定等次,作為考核獎懲和續任的依據。縣政協強化委員管理、提升履職成效的做法,得到省、市政協的充分肯定,在2019年全省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奉獻新時代,是政協應有的擔當。2020年,寧強縣政協將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寧強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